如何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935 浏览:8180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其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使中小学生言行规范化的教育过程,是其社会性行为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善中小学生行为能力、培养其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个体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我认为抓养成教育应该从“师,生,家,社”四个方面一起抓.

一、抓养成教育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表垂范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蔡元培也曾说过:“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榜样,自己的行为要作别人的模范.”高尚的师德,特别是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是一种无价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无数事例也证明,教书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某一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在学生的身上.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对于学生的问好,老师应该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要尽量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应该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老师有时说错了或做错了,也要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诱导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简单地批语指责.通过情感的交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更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可能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二、抓养成教育应该重点抓养成教育的主体——学生

1.养成教育要从学生行为的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中学生行为规范”,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帽整齐,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2.养成教育要从活动中抓,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去抓养成教育.

把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组织成一次引导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有效活动.它可以避开其它教育方式单一说教的缺点,变简单的灌输为寓教于乐的活动化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施加影响和学生主动规范的最佳结合方式.例如拔河、接力赛跑等比赛活动都是很好的养成教育的形式.组织活动要强调“知”、“行”统一,让学生既能在比较自觉、积极、主动的心理趋势下参与活动,又能把活动规则及教育目的内化为行为准则,持之以恒,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比较自觉的品质修养和行为动力.

3.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学生只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它看成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火种的人,教师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点燃蕴含不尽宝藏的火种.使她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自己燃烧自己,自己照亮自己,并照亮周围的一片天空,随着亿万火种的燃起,教师的光被淹没,于此同时她已溶入亿万火种的燃烧之中,与她们共同燃烧,共同壮大、成长.从古至今,我们一直习惯于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个比喻向世界展示出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当我们静下来想一想的时候,就会发现,蜡烛燃烧自己是无私而又壮烈,也确实能够照亮别人,但是蜡烛自身的光是有限的,她的寿命更是有限的,一旦蜡烛熄灭,或燃烧殆尽,周围又将一片漆黑.而且这一比喻太强调教师自身了.很明显这一比喻和我们的教改理念——素质教育是迥然不同的.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大胆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学生要摆脱思想束缚,各抒己见.虽然上课时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或是对教师的讲课做出各种不同的反映,但是这都是正常的,因为知识面的不同,造成思维方式也不同,这样教师就不能把这些正常的现象误认为学生捣乱、出风头、给教师出难题.如果让这种心理充斥自身,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刚刚萌发的火花立刻就会被一盆凉水浇灭,学生对学习也就不再有热情、有兴趣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个别学生有意捣乱的可能,即使真的是这样,我们也要把它看成是一件好事,因为首先他在动脑筋,在思考你讲的内容,他想让别人重视他.如果你点燃这名学生的智慧,就能够正确地看待类似的情况,集中精神去想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从而把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和不良反映当作深化教学的契机.这样不仅更好地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乐于思考,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起点,形成师生共进的契合点,成为生动教学的纽带了.教师借此了解学生,丰富自己的思路,深化问题.学生也得到了自我满足,情绪高涨,乐此不疲了.

二、善于鼓励欣赏学生微笑教学,运用鼓励性语言,学生更喜欢接近你,更喜欢配合你的教学.

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事情.每天精神充沛的站在学生的面前,微笑的眼神扫过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消除了起初上课时的紧张.人与人之间一旦消除了拘谨,就会自然起来,在你教学的时候学生就能紧追着你的思路走,学生的思维就能在横纵向两方面发展,开阔自己的思路,想得更周全,更全面,英语语言的组织就会更严密.学生头脑中兴奋中心向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转移、接近引起学生对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一种对学习起推动作用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这样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你在他的心目中的位置也自然就提高了,孩子们就喜欢你,这就是信其道,亲其身.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就会喜欢你的人,就会主动地被点燃.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记得一位教育学家曾经在总结他一生的教学经验时说到:“教育的密绝在于尊重.”只有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知识层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才能开启学生内心闭锁的大门,使那可能熊熊燃烧,也可能没有机会被点燃的火种,而迸发出其本应充满的光和热.

4.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相信他们的自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此外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例如让学生自己为班级定纪律制度、卫生制度等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走自己管住自己的求学之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引导,最终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走向自律的快车道,走向成才的高速路.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文明气氛和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在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为提高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我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把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印发相关资料给家长,与家长签订《文明公约》使每个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同时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家校互相配合,共同为把学生培养成现代文明人而努力.与此同时,学校为了帮助家长提高文明礼仪意识和水平,多次聘请教育名师来我校讲课,传授家长知识,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难.


四、文明礼仪教育融入社区

养成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也是每位家长的事,是需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事.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社区的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与一些重点社区共同组建养成教育立体网络.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搞宣传,向居民宣讲、宣传礼仪规范;社区也到学校来给学生讲礼仪现实意义和对学生个人交际的影响,这种互动,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良好关系发展,加深了校内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