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技术学教学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58 浏览:34760

摘 要 :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技术学教学改革,一要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二要注重教学内容改革;三要选择好教学方式;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要开展好教学评价.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技术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41-02

作者简介:徐林(1979-),男,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网络教育研究.一、教学目标定位

1.学科目标定位.定位不明是教育技术学专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因此,专业培养定位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2].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它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1].因此,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树立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协调,以学生为根本,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具有一专多能、广博精深的创新型、复合型教育学科类人才.

2.专业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往往生存在夹缝当中.“名牌效应”不如重点院校,“畅销对路”不如高职院校.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扬长避短,人才培养必须为地方怎么写作,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理论型人才.另外,只有不断拓展就业领域,地方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上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而与企业缺乏联系,对企业教育、培训这一领域几乎没有涉足[2].究其原因,与我国人才培养缺乏对企业的针对性不无关系.随着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我国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由学校的教育技术人员向企事业单位的绩效培训拓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技术毕业生通常是去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应抓住时机,与时俱进,拓宽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挖掘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的生长点,加大开设如绩效技术等管理课程的数量,使毕业生跳出传统的就业领域,走向企业、政府等怎么写作部门,借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从而保证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现了培养人才的规格,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现,良好的课程体系能够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开设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培养“技术工匠”式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大量开设技能课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二是遵循“以考研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的前身是电化教育,创办初期多数是在理工科院、系开办的.而我国理工科类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普遍是从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的,对人文素养却较少提及.这就造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不能够和谐全面地发展.另外,教育技术主干核心课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是只停留在识记或领会的层次,没有达到应用的水平.而学生书面作业设计的一些成果,也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其效果,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材改革.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理论教学和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和重组,注重实践知识的充实和开发,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我们对“传播学”教材进行大胆的裁减、整合、更新,删去了有关教育传播、视听传播章节中的大量的历史沿革描述和理论概念论述的部分,加大了教育技术在教育传播、视听传播中的应用的教学内容.同时,开设了“教育传播”、“社区传播”以及“视听传播技术”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电子模拟电路和数字模拟电路、c程序语言等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专业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的横向架构、“专业限选课+跨专业任选课程”的纵向结构的培养体系,以保证人才规格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2.实践教学.教育技术实践教学是教育实践的特定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领域.各种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就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学生来说,应具备的基础能力首先是实践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的教学比例,其比例以1:1为宜;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要让学生参与远程教育、校园网(包括中小企业单位的网站)的资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为造就“知行合一”的教育技术本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人文素质.在修订课程方案时应坚持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树立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协调的和谐教育观,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原则,对现行课程进行灵活调整、优化重组.比如,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增设了教育技术学发展史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通过以史论今,使学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结合教育技术学特点,以教育技术学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知识继承性教育转变为能动性教育.

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比较定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四种.

1.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方式.即指对教育技术学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育应用等课程进行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性大课教学等.

2.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教学方式.如依据学生选修课程的内容,按同类分组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所进行的影视媒体制作与编辑、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等技术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