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课堂的教师专业素养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963 浏览:59411

摘 要:卓越课堂源于教学,高于教学,为新课程改革拓宽思路,探寻方法.卓越的课堂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就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作一些探讨,目的在于促进卓越课堂的实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卓越 教师 专业素养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15-02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凝结着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精神、品格魅力.卓越的课堂标志着一名教师的成熟,教师熟练运用各种技能和特长来施教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风采,彰显课堂魅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一、卓越课堂有赖于教师的素养

卓越课堂,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卓越,另一方面在于教学效果的卓越.手段是通过教与学,途径是课堂授课,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与配合,达到最终的卓越评价效果.

在所有的卓越课堂中,只是教学内容的差异,唯一不变的是主角的高水平,高层次,即教师的专业素养,它关系到课堂的卓越与否.拥有良好素养的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是一位有魅力的引领者,其课堂必定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这样的课堂不卓越也难,卓越课堂力主实现教师的独立,自主,于是,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关键.

卓越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众多的教育家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从人类、学生以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指出教师要想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必须热爱人类、胸怀博大且与时俱进,必须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成长,必须知识丰富渊博,必须学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凝聚教学智慧.他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三个部分.[1]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三个方面组成,这是决定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关键因素.[2]柳海民教授在《现代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师应该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积极合作的理念等.[3]范春林教授在《中国电代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能力,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认知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造能力.[4]陈丽教授在《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1期“论网络时代数学教师新的能力”一文中立足于网络,分析了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监控的能力、信息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5]

二、教师专业素养是卓越课堂达成新课改目标的奠基石

卓越课堂最终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概念,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变,主动适应角色变化,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适应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学生能力的培育者、通识教育的引领者、成为“专家型”教师.这一切决定着课堂是否卓越,是否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的业务能力即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是一名教师站稳讲台,展现风采,实现卓越的教学,成就课堂以及学生知识获得的基石.

三、卓越课堂在于尊重人的价值实现

教师要具有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要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适应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要具有美好的个性和良好的修养,为教师素养锦上添花,使自己的修养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影响学生,启迪学生.教师教学的过程,是自身价值实现和知识传播的过程,依托课堂,使智慧之树开花,使学生乐学、好学,成为有用之才,教师即实现了自身的卓越,同时成就了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中,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让学生养成人文情怀,从故事中,从案例中,从学生自身,去培养和塑造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收获感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不断进步.

作为教师,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不断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凝练课堂真知,续写教育真谛,同时热爱教育、热爱课堂、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一同成长,尊重人的价值实现.

卓越课堂不仅使得教师要卓越,同时促使学生卓越,培养现代人,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当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时刻,标志着最大的价值实现.

四、基于卓越课堂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一)践行终身学习的习惯

今天的教师身处改革的浪潮中,面对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如何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找准人生实现价值的坐标.

教师的学习要建立在内在需求基础上,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问题.最好的自我培训是读书,在不断的阅读中,了解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不足,使精神世界得以充实,视野开阔.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的领域要优秀,在广泛的领域要通晓,才能有所专,有所长,有所精,用于教学才能使得知识不仅仅是死的,无生机的,而是活泼的,多样性的素材.

(二)坚持做好反思

反思沟通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的信念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新教师,在由最初的适应成长阶段转变成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成熟阶段,只有不断的反思提高,才能慢慢去领会教学的真知灼见,发展自己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反思,进行“教学的反思”和“反思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反思.

“教学的反思”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启示,反思的深刻性决定着教学的深度和高度,专业化的教师是反思的高手,在反思中提高,是成为专家型教师必经之路,是教师专业素养纵深发展的途径.“反思的教学”是全面探究教学的问题,由问及教,进行反思性的教学.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三点内涵: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6]

(三)善于质疑和记录

教师要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经常对自己提问,这些问题包括了学生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疑问,目的在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至于讲解过难或者过易.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适应现代化教学下的教学对象.当教师学会质疑,才能带动学生去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勤于发问要仔细思考前因后果,找出问题的关键,将问题归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引导学生发问时候,要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善于发问,就要提高其发问的深度,有的同学不善于言语或者不喜欢发问,就要有意识地引导.

不仅如此,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下来,常年累月,从量变到质变,加速自我的专业化成长.教研结合是一条不错的成长道路,在教学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将经验转化为可以推广的理论,提升专业层次,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科研之路是教师不断将体会成文的过程,加强自身知识层次的提高阶段.不断提升科研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朝向名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学会合作,体验职业幸福感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学会合作,其实深究起来,真正需要合作的是教师,会合作的教师,其教育方式中必然包括了合作学习的因素,成为学生学会合作的榜样.

善于合作的教师不会闭门造车,而是博采众长;善于合作的教师不会拘泥于传统的教法和学法,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善于合作的教师必然会在集体备课中获得新知,在同伴的互助中快速成长.

教师要学会合作,善于向老教师请教,善于和同事们交流,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在集体中感受温暖,帮助他人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提高.合作的形式多样,有集体备课,研讨教学,集体科研,集体培训.

职业的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对从事职业的热爱,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激励自我前进的成绩,同时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和信任他人的个性品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要靠自己不断维持,需要他人的支持、赞美、激励.在共同合作中体会温暖,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在共同的劳作中体会集体荣誉感,这些都客观上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

综上,教师要做知识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创造型教师,综合提升个体素养,首先实习自身的卓越,才能最终成就卓越课堂.

后记:以上是笔者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些体味和感悟,基于卓越课堂、基于新课改,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提升.本文笔墨逊色,不足之处有望专家指点.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