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兴衰录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10 浏览:117402

在中国近代军史上,东北军是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它的前身是张作霖领导的奉军.

奉军曾两次与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的军队)开战,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胜利,张作霖入主北京,成了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张作霖率奉军退回东北,途中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不久,张学良就接管了奉军.

1928年,张学良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后,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从此奉军也就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出东北,后又奉命到陕甘围剿红军,但屡遭失败,不久就和红军联合.西安事变后,用调离、缩编的方法瓦解分化东北军,使东北军的力量逐渐削弱.在抗日战争中,分散在各地的东北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解放战争中,一部分东北军与人民为敌,最后被解放军消灭;也有一部分投向了解放军.


一、“东北王”张作霖独占东北,后挥兵入关,势力一度扩张到江南、上海一带

东北军是由奉军演变而来的,奉军的首领是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人称张大帅,奉天(今辽宁)海城人.甲午战争时,他投奔清军当了个骑兵,不久解甲还乡,开始了绿林生涯,出没于辽西一带,与巨匪冯德麟并称“两雄”.

1903年,张作霖主动请求归抚,所部被清廷改编为骑兵营,他任管带(营长).日俄战争中,他充当日谍,开始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不过,当时他仅仅是个小小的营官,还未引起日本人的重视.1907年,张作霖因骗杀辽中巨匪杜立三“有功”,被升为奉天省巡防营前路统领,所部亦由数百人扩增至3000多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作霖镇压东北的国民党人,清王朝为了表彰他,任命他为“关外练兵大臣”,所部扩升为第二十四镇(师).不久,清廷垮台,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张作霖又摇身一变,成为袁世凯的拥护者,所部被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中将师长.这样,绿林出身的前清统领张作霖,又一跃成了民国新贵,成为奉天省最大的军事实力派.

1916年,张作霖迫使袁世凯任命他为奉天威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世凯垮台后,随着地方官制名称的更改,张作霖也变为奉天督军兼省长.至此,张作霖已成为据有一省地盘、握有重兵的大军阀.

日俄战争之后,南满和东蒙地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张作霖取得奉天督军之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又夺取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军政大权,当上了东三省巡阅使(相当于东三省总督),统一了东三省,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从1920年起,张作霖多次驱兵关内,“问鼎中原”.不久,将其势力扩展至热河、察哈尔、绥远三地区,还插足北京政权.

1922年,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退回东北,自称东北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自治”,并大力整军经武.很快,奉军的军事素质、战斗力和兵力均有大的增进,计有步兵27个旅、骑兵5个旅、炮兵10个团左右,共约25万人.此外,又筹建了空军、海军,扩建了兵工厂.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打败了直系,张作霖再次挥兵入关,将陆军整编为20个师,此外又增编步兵1个旅、骑兵3个旅、独立骑兵1个旅,势力扩张到江南、上海一带,时为奉天全盛时期.

奉系军阀统治黑暗,穷兵黩武,加害群众,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恨,也加剧了奉系军阀内部的矛盾.1925年下半年,在全国大规模的反奉运动的形势下,奉系军阀内部拥有重兵的爱国将领郭松龄在滦州倒戈,猛攻张作霖的老巢奉天.奉军虽然在日军支持下转危为安,但实力已严重削弱.

1926年12月,张作霖在天津建立安国司令部,自称总司令,后移驻北京做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末代统治.

1928年4月,再次率军北伐,攻打奉军,直逼天津,张作霖政权岌岌可危,随即与谋求妥协,又向美帝国主义频送秋波.这时,长期扶植奉系的日本帝国主义感到张氏的统治大势已去,又不听摆布,与美蒋勾结,危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就想剪除张作霖,同时制造混乱,乘机占领“满洲”.6月4日5时30分,张作霖坐专车由北京返回奉天,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人预先埋下的炸死.

二、张学良国耻家仇集于一身,也不甘心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毅然通电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张少帅.父亲被日军炸死后,张学良就任奉天军务督办.7月20日,出任东三省保安司令.

11月初,张学良在沈阳主持召开整军会议.所部整编后,国防军有步兵24个旅、骑兵6个旅1 个团、炮兵10个团,空军5个中队,海军3个舰队、3个陆战队;省防军有辽宁7个团、黑龙江4个旅、热河6个旅2个团;屯垦军3个团.此外,还有工兵、辎重、通信、铁甲兵等各兵种.

年方27岁的张学良临危受命,主持东三省军政,面临的内外问题十分复杂,千头万绪.其中焦点,即是步乃父后尘当日本卵翼下的“东北王”,还是易帜(即换成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归顺南京)与实行“南北一家”.

皇姑屯事件以后,军队虽已占领京津,迫近滦河,但恐用兵关外,会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乃用和平拉拢手段,屡派代表劝张学良易帜“归附”南京.7月中旬,两方代表在北京“六国饭店”达成了东北“易帜”的协议.

消息传出,日本侵略者惟恐“满蒙利益”难保,既急又慌.于是一面派人向张学良面递“警告书”;一面派专使以吊唁张作霖为名抵达沈阳,对张学良进行阻挠、恐吓.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冈村亲自出面阻止,甚至连日本首相田中也亲自出马,千方百计地干涉东北“易帜”的实现.

具有反日爱国思想的张学良,国耻家仇集于一身,他不甘心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不愿重蹈其父覆辙.经再三权衡利弊,于1928年12月29日毅然通电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手,奉军也就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虽然各部番号作了一番调整,但其实力并无明显增减,仍是奉军旧的班底. 在这同时,奉天改称辽宁,热河改为省,划入东北,简称东四省.东三省、东四省之分亦自此始.接着,经张学良推荐,翟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等4人分别任辽、吉、黑、热各省政府主席,归东北边防司令官指挥.

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在他的公馆“老虎厅”突然杀了东北参议杨宇霆和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史称“杨常事件”.张作霖在世时,张学良即与杨宇霆、常荫槐存有芥蒂.皇姑屯事件之后,杨宇霆俨然以父辈自居,目中无人,野心很大,内结宗派,外与日本人勾结,和张学良作对.常荫槐为杨宇霆之心腹.

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后,既扫除了东北的“变乱之萌”,打击了日本侵略阴谋,也稳固了统治.从此,“少帅”成了名副其实的少帅,东北取得了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

三、中原大战显神威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爆发中原大战,东北军举足轻重.战争初期,张学良因丧父不久,内部欠固,又面临日本的严重威胁,加上战争胜负未见分晓,所以严守中立,力主和平,极力避免东北军卷入混战.

随着形势的发展,张学良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那时交战双方都把争取东北军看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而争相拉拢,并对张学良许诺了很多条件.给张学良的报偿越来越高,6月下旬,委任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司令;7月,又委任张之得力部将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还加任几个国府委员;后又给张学良以收编晋军、处理平津河北以西的全权;接着将青岛交给了张学良,又给了张学良几千万元的巨款.这样,东北军的势力可以扩展到全华北,恢复到奉军全盛时期的形势.当时张学良追求的目标是巩固和扩大东北军的势力,既肯出此高价,张学良当然为之动心.

8月15日,蒋军打下济南,反蒋形势逆转,蒋军取胜已成定局,张学良遂决定倒向蒋方.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护“”、呼吁和平的巧电,并派于学忠、王树常率领第一、第二两军入关助蒋.东北军入关后,反蒋的阎、冯两军迅即溃败.10月9日,张学良在沈阳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之职,旋赴南京,与晤面,共商华北善后事宜,将晋军整编事宜交张学良全权处理.这一时期张学良为帮了大忙,深得的感激,是张学良执政东北以来最得意的时候.

东北军入关收拾中原大战的残局,旋又因石友三之变,张学良将大部分东北军主力调进关内,致使东北防务空虚,为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造成了有利条件.这一后果,是张学良始料不及的.

四、借东北军惨败之机取消被歼部队番号,促使张学良与红军联合,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局面形成,实现了西北大联合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住在北京,任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的写作技巧委员长,名义上可以指挥华北军队.但张学良的东北军执行了“绝对不抵抗主义”的命令,致使东三省很快沦于敌手.随之,20多万东北军及其统帅张学良成了亡家亡省的流亡者.他们手执武器,却不能保卫东北的父老,而把自己的祖宗庐墓、妻子儿女和财产丢落在松花江畔,任敌人铁蹄蹂躏.百姓骂张学良是“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也深感丢失东北难辞其咎.此后,曾一度违背南京政府的命令,下令组织辽、吉、黑三省抗敌临时政府,并支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但已于大局无补.

1931年10月,日军进攻锦州,广大东北军要求抵抗,张学良向南京政府申请作战经费遭到拒绝.1932年年底,日军进攻榆关(山海关),窥伺热河,张学良率领东北军的将领们发表通电,主张对日作战,并慷慨地表示,日军如侵热,誓作抵抗,以雪洗九一八之耻.1933年春,日军进攻热河,守将汤玉麟系东北军将领,他昏聩无能,不战自退,致使日军轻易地占领了承德,热河遂陷.东三省沦陷以后,百姓骂张学良为“不抵抗将军”;热河失陷以后,全国人民反对不抵抗主义和要求撤换张学良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于是,施用苦肉计,迫使张学良下野.对张学良说:“我们二人同乘一条船,但目前风浪大,两人同舟,必有覆舟之险,应当下去一人.”张学良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当然是我下去.”东北军对此愤愤不平,但张学良对迷信过深,仍相信之所为,“不是为私,而是为公”.

下野的张学良于1933年4月偕眷一同去游意大利.次年1月,张学良回国后,竭诚助蒋反共.1934年2月,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调东北军王以哲等部参加围攻红军.东北军的南下,增大了的反共声势,但南下的东北军在鄂东与红军交火后,连连碰壁.这时,张学良才开始意识到红军不可轻视,而自己赖以生存的东北军,并非如他所想象的那样坚强可用.

1935年6月,委任东北军的将领于学忠为“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命于学忠率所部入陕“剿共”.接着,东北军刘多荃的一○五师、王以哲的六十七军、何柱国的骑兵军、董英斌的五十七军,先后开到陕甘地区.9月间,于西安设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张学良就职后,率东北军主力进攻红军,是很卖力的.但他在西北“剿匪”3个月,不但一无所得,反而损兵折将,3个主力师被歼,2个师长阵亡,7个团长被俘.

东北军在陕北遭到重大打击,广大官兵极为震惊,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均感打内战“苦战无功,将来势必会被逐渐消灭”.因而要求停止内战,抗日复土.对东北军的惨败,非但毫无关切之意,反而乘机取消被歼部队的番号,减发军饷,甚至连张学良为阵亡师长家属所申请的10万抚恤金,也被“驳拒”,以致张学良悲愤感叹:“我的名望,已降低到不值10万块钱.”特别是1935年11月,他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会议时,被视为败军之将,大受奚落.这一切都使张学良对的信任发生了动摇.

1935年10月25日,东北军团长高福源在榆林桥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在陕北,高福源亲眼看到红军抗日救亡的一片真情,思想有了极大变化.1936年初,派高福源潜回洛川,向张学良报告联合抗日的主张.正在多方寻找的张学良听了高福源一席话后,马上决定让高福源回去转告,请派代表来谈判.高福源回到陕北,向报告了张学良的要求.1月15日,联络局长李克农在高福源的陪同下到达洛川,与张学良举行多次谈判,达成共同抗日、互不侵犯、经济通商、各守原防等口头协议.4月7日,又派周恩来到达延安,9日与张学良在延安郊外桥儿沟天主教堂举行会谈,进一步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具体办法.至此,东北军与红军实际上停止了内战.与此同时,又做杨虎城的工作,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局面形成,实现了西北大联合.接着,张学良、杨虎城在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准备工作. 五、西安事变,名留千古

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的关系,早有觉察.1936年10月22日,来到西安,督促张学良继续“剿共”,张学良却多次向谏言,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遭到严厉斥责.10月31日,到洛阳调兵遣将,部署新的“剿共”内战.11月27日,张学良向写了“请缨抗敌书”,要求率领东北军开赴前线抗战.

12月4日,从洛阳回到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最后摊牌,说:张学良、杨虎城如服从命令,就把东北军、十七路军全部投入前线,在军监视下“进剿”红军.如不愿,就把东北军调往福建,十七路军调往安徽,把陕北让给军.并通知《大公报》,准备发表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共”总司令的消息,以代替张学良.12月7日晚,张学良再次向“哭谏”,谓日本步步进逼,如再不加以制止和反击,我们将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张学良的苦口婆心,始终没有使回心转意.

12月9日,西安万名大、中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举行游行,向抗日,令张学良设法制止,并厉声说:“如学生不听,可用武力制止.”张学良立即驱车赶到灞桥,学生代表声泪俱下,要求抗日,感动了张学良.他深情地对学生说:“我张学良是国家的军人,决不辜负你们的救国心愿,决不欺骗大家,一星期之内,我以事实做答复.”学生队伍返回西安.当日,张学良再次去华清池,向反映学生要求,责怪张学良没有用武力镇压学生.张学良听后心想:“你机关不打日本人却打学生?”话虽然到了嘴边,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件事对张学良触动极大,直接促成张学良、杨虎城以武力扣押,成为西安事变发生的导火线.

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杨虎城经过研究,决定发动兵谏,于第二天夜间行动.东北军负责捉捕的战斗,十七路军在西安城内负责军事行动.12月12日清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终于爆发了,被活捉.当天张学良、杨虎城提出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通电全国.并立即打电报给,邀请派代表团去西安,共商处理“西安事变”和抗日救国大计.

方面接到电报后,立即派周恩来率团到达西安.张学良当晚在欢宴代表团之后,与周恩来作了深夜长谈.张学良最后谈了自己的主张:“只要蒋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应该放蒋等以符合逼蒋抗日的方针.”周恩来代表中国发表了意见.于是,双方决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且商讨了和平解决的五个条件,此外,还讨论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并作了具体部署.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六、东北军的最后结局

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沈克的一○六师、黄永安的炮八旅、檀自新的骑十师都投靠了南京.东北军内部为解救张学良,发生了意见分歧,以王以哲、何柱国等为首的高级将领主张采用和平的方式营救张学良;而以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则主张少帅不回,决不撤兵,要与南京拼到底.2月2日,孙铭九派连长于文俊杀了军长王以哲.不久,刘多荃为给王以哲报仇又将于文俊剖腹挖心,同时又将已升任旅长的高福源杀死.接着,对东北军通过调动、改编,对其实行分化、瓦解和消灭.东北军整体灭亡.

由缪澂流任军长的五十七军,原辖4个师.1937年3月被调至蚌埠,后赴河南周口一带,6月被改编为2个师.1944年缪澂流勾结日军运输武器,事发后缪逃到西安投胡宗南,五十七军番号被取消.后来,一一一师主力由师长常恩多等率领起义,投入革命行列.

由于学忠任军长的五十一军,原辖4个师.东调后,先至蚌埠,旋又去苏北,被缩编为2个师.抗战时期,在山东与敌伪作战,也曾与我军发生摩擦.抗战后期,该军元气大伤,由周毓英取代于学忠.解放战争时期,第五十一军被改为整编第五十一师,周毓英任师长,驻守枣庄.1947年,该军大部向我华东野战军投降.

由吴克仁任军长的六十七军,原辖4个师.1937年6月开赴安徽,被改编为2个师.八一三事变后,该军在上海保卫战中损失惨重,吴克仁等将领战死沙场,六十七军番号被取消.其残部缩编为一○八师,并入二十五军中.

由刘多荃任军长的四十九军,1937年6月在南阳被改编为2个师.抗战末期,该军损失1个师.解放战争时期,该军军官几乎全被蒋系取代,这样,作为东北军的四十九军也就名存实亡了.

由万福麟任军长的五十三军,原辖4个师.1937年7月在保定附近被改编为2个师.抗日战争中,该军转战多地,损失颇重.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内战,在辽沈战役中向解放军投诚.

骑兵部队,原有6个师和1个团,分别编入东北军的4个军和一○五师中.1936年秋,为了“追剿”北上红军,欲将东北骑兵抓到手里,令张学良将东北骑兵改编成军,军长何柱国,副军长黄显声,下辖5个师.1936年11月,骑七师援绥抗日,不久改编为骑七军,脱离了东北骑兵军.“西安事变”后,骑十师投靠.七七抗战后,所余的3个骑兵师改编为骑二军,仍由何柱国任军长.该军在大同附近归第十八集团司令朱德指挥.1940年汤恩伯企图吞并骑二军,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提升何柱国为第十五集团司令,军长遗缺由骑三师师长徐良升任.1943年徐良调离,由非东北军系统的廖运泽任军长.1946年王耀武在山东将骑二军改编为第九十六军,军长仍是非东北军的廖运泽.至此,东北骑二军“名、实”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