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惟正声乐评的艺术特征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6 浏览:9168

石惟正,1940年出生于天津市,1963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同年留校任教,曾任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石惟正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他出版了多部声乐理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声乐评论文章.他的评论文章兼具理论性、客观性、广泛性、针对性、文学性的特征,无论对声乐表演、教学还是理论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理论性.石惟正的声乐评论,不仅运用大量的声乐专业理论知识,还不拘泥于就音乐说音乐,主动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读音乐,显示出理论视野的博大与精深.石惟正声乐评论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一系列的音乐会关键问题的点评中.在他的声乐评论文章中,不仅对演唱技巧、表现味道、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专业性评点,还确立了一套自己的自成体系的评判标准,也反映出他对声乐理论的纯熟运用能力.在《什么是贯通中西歌唱的桥梁?》一文中,他说:“《长相知》和《苗岭的早晨》的结尾音都做到了呼吸支持和声音位置的双稳定,双均匀,都做到了在稳定、均匀基础上的渐弱,达到了爱护意境,引人入胜的效果.外国作品中《亲爱的名字》的纯洁、细腻和灵巧以及男高音常唱的《舞蹈》的热烈,火爆和力度说明了在他一个抒情花腔小嗓子身上已经挖掘出了多少艺术潜能.”同时,他还更为细致地指出美中不足之处:“在某些中国歌中和外国歌的少量音符中,特别是遇到某些‘a’元音,还有开大外口型,向前推,致使声音浅、提、散的情况.”石惟正声乐评论对理论的要求,还表现在始终依据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因人换标准.其确立的标准是:自然松弛,给人以美感.这里不仅可见西方发声理论的科学,又可见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追求的本质上的和谐理念.石惟正还注重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演唱技法和风格意义.如他对吴碧霞的评价:“吴碧霞现象尚不多,并未形成一种潮流和趋势.我们鼓励这种趋势的形成,不是为了哪个人,不是为了哪一派,更多的吴碧霞方式的出现会继续近百年来中西声乐碰撞,交流出新的健康势头.”这有力地显示了石惟正不囿于声乐天地,更为关注民族音乐发展的社会立场,显示了博大的胸襟和理论关怀.

二、客观性.当今的中国声乐评论界,像石惟正教授勤于笔耕、成果颇丰的人为数不多.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著作,都坚持从实际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出发,通过具体的分析,褒奖优点,指出欠缺.他正是本着认认真真的治学精神,踏踏实实地进行深入研究的.他的评论往往一针见血,完全让事实说话,通过写真、写实的手法取代不着边际的侃侃而谈,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最佳效果.由于他的身份和学养,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诸多一线和当红歌唱家们,而这些人经常被赞誉之词所包围,不少评论者碍于诸多因素,多数缄口不言.石惟正则以一贯严谨求实的态度,客观地指出不足,诚恳地提出建议.比如,他对宋祖英的评论.宋祖英无论从声音、演唱,还是气质、舞台形象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好多音乐爱好者都以她为蓝本而竞相模仿.然而就是一个这样有名气,在同行眼里争相效仿的人物,石惟正教授还是诚恳地指出她的美中不足.例如评价她在演唱2003年热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主题曲时这样评论到:“这样的作品要求既有民歌的歌唱特点,又要求扎实的欧洲传统歌唱的优长,既要求用声自然、亲切的美,又要有辽阔、挺拔、奔腾之大气,宋祖英的不足正在后者.是不是她的声音条件不能做到这些?我觉得还是歌唱的技术、能力上仍有弱点和缺陷,被这个歌更突出地暴露出来而已.”接着他又诚恳地提出对她的期望和鼓励:“我真诚地希望她不满足现有成绩,向自己的现状挑战,百尺竿头再求进取,成为能够驾驭多种多样民歌以及不同艺术风格艺术歌曲的演唱家.”

三、广泛性.石惟正的声乐评论有广泛的评论对象,他不仅评论时下国内最著名歌唱家,还评论地方歌舞团的普通演员;不仅涉及国外的一些歌唱家,还涉及旅外华人歌唱家;不仅有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有普通教师;在一些声乐比赛的评点中,即便是没进入决赛的选手,他也会客观地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石惟正教授正是从这种广泛的评论视野中,找症结、抓典型、荐人才,引导我国声乐事业的健康发展.石惟正针对声乐教学的现状,大胆指出存在的诸多问题,涉及声乐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质量、声乐表演的干人一面,等等.他不仅仅提出了问题,还努力指出解决措施,提出自己的方法和理念.比如,石惟正从最根本的声乐概念界定人手,指出人们越发追求表面上的成功,而不讲求扎实科学的基础,其结果只能是培养众多的庸才.他不留情面地指出:“声乐界大约和各行各业一样,有名有实,名实相符者有之,实大于名者有之,名大于实者有之,有名无实者也有之.自己究竟站在哪个行列里?自己和熟悉自己的人其实都是一清二楚的.”石惟正还提出切实可行的富有建设性的具体措施,如调整老师和学生的配置,给青年老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尽量使人才自由地成长,等等.

四、针对性.石惟正的声乐评论,是以一个声乐教学工作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独特身份,撰写出了许多不同凡响的有针对性的评论文章.比如他针对当下的一些现状提出:“随着艺术类院校的大批招生,声乐系的学生也大大增加,但是师资能力却跟不上,质量没保证,我真的不希望看到有一天声乐硕士的证书形同废纸.”正是由于他实际接触到声乐教学的现状,所以它会有意识地在评论中指出弊端,既而进行美好而切实可行的规划.这就使他的评论呈现出鲜明的针对性性和指导性,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比如,在《中西声乐交会的华丽光彩——评黄华丽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一文中,石惟正从黄华丽的音乐会曲目选择、演唱效果上认真评析,多次指出演唱会的中西结合特色,并强调指出黄华丽对中西声乐技法掌握的娴熟,最后总结说:“我所赞赏的向中西传统歌唱全面学习绝不是为了多一些全能的歌手,而是认为这是建设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之必须.把我们老祖宗的好东西继承下来,把外国歌唱艺术的优点也真的拿到手,才会真正出现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优势.”中西交融汇合,成就新的民族特色,这正是石惟正大力提倡的声乐观.这些看似对一个人或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场音乐会的评论,其实是对整个声乐事业的光明前景的助推和提携,其高贵的品质和深厚的责任感都通过一个人、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而渐次映射出来了.


五、文学性.音乐作为一种感性的艺术,它将人类诸多的复杂情感借助音符来表达,而乐评便是将这些无形的音乐符号所包含的意蕴和美,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合适的文体予以表现.石惟正教授的乐评没有那种“学究气”式的艰奥晦涩的感觉,有的是那种优美流畅、条理清晰的体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用文字阐释音乐虽然艰难,但我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这种所说艺术转化为视觉、感觉的艺术,让即使不懂音乐的人也能欣赏音乐.”他的这种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表现为生动形象的特色语言.石惟正的音乐评论文章,最让人感触的是形象生动、诙谐风趣的语言组合.在《金字塔与猴爬杆》一文中,他形象地将有着广博的文化知识的扎实稳重者比喻成金字塔现象,并风趣的将那些一味追求目的、不顾基础的好高骛远者比喻成猴爬竿现象:“金字塔难得,猴爬杆也太多了.至于打开手电筒,让人爬上去的笑话,也会被人严肃的认为有可能呢!”又如在《听马友友拉琴是一种享受》这篇乐评里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听他拉琴仿佛他牵着你的手在轻快地奔跑着,跑着跑着似乎离开了地面飞翔起来,越过草地、河流、田野,经历着清晨、黄昏,雨雪雷电、晴空霞影——音乐引领的心灵世界是那样多彩,音乐洗浴过的灵魂是那样纯净、优美.”在这诗一般的语言里,即使没有听过马友友拉琴的人也能体会到他的琴声的优美.其次,他的文学性还表现为新颖别致的文体格式.石惟正教授不断尝试变换各种文体和格式的写作手法,尽量使形式更好地怎么写作内容,努力贯彻自己在声乐评论方面所推崇的表里如一的美学思想.他或以散文化、抒情化文体表现对正确扎实有深厚艺术功力演唱的感觉及赞赏,并对之作形象生动的描述;或以短评议论化文体表达自己对艺术界一些不良风气的批判、对下一代的殷殷期盼、对我国艺术教育现状的担忧.他成功尝试过多种文体,并留下经典范文,表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深受业内人士的认可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