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66 浏览:69889

【摘 要】分析当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提出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建议.

【关 键 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40-02

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以及新课改的推行,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应顺应时势,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新课改的最大目标是立足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自主、自由地成长.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教学模式方面.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过程与新版教材脱离.目前,高中生物教材改变了以往章节之间相脱节的现象,各个知识点有了紧密的、环环相扣的联系,生物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新版教材的各个优点以及其他资料来辅助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生物老师通常无法充分、合理地使用新的教材,使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与教材脱节.

(二)课堂教学的问答环节缺乏引导性.新课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重视,提出要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性.另外,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内容都是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可以利用的很好的材料.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讨论环节大部分都是为解决疑问而安排的,不存在深入研究问题的趋向,还保持着以前的讲授式的问答形式,所以,讨论环节很难发挥出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的作用,也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师生间、学生间双向互动较少.优化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它提出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加强学习上的交流与讨论.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问题都是最基础的理论问题,无法调动起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的积极性,不利于师生讨论与交流.另外,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分组互动交流环节过少,即便是设计了也由于老师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好导致整体效果不佳,尤其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单打独斗”,团体合作意识不强.

(四)实验课课时分配较少.生物课程的实验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所占比重是相同的.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深刻的了解,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课堂理论学习.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实验课设置得比较少,课时明显不足.此外,校内生物实验课所需的器材装置也不够用,无法满足实验课的需求.

(五)教学过程中缺乏德育.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将素质教育推向更好的发展境界.教育活动不只是单纯的教书活动,它在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不少老师还是停留在单纯的教书层面上,对于育人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老师不但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鼓励、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应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新课改下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要使新课改取得成功,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传统的课程理念认为课程就是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导致教师只注重教材,以传授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即可,课堂以教师或教材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新教材认为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探索新知、体验新知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抛开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学生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追求知识的“挖掘机”,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转变师生课堂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甚至只是“观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模仿者,还应是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诱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探究生物科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生物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生物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把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将自己还不会的内容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来解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示各小组的成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课堂都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只是教学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转变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整节课老师都站在讲台上讲课,最后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或者是课堂上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学生受到很多的限制.而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也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甚至学生对老师或者课本的知识都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而老师也会走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共同研究,教师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另外,教学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课时,生物老师在完成教材内容的铺垫后,可以设计一些用于小组拓展讨论的问题,如“知道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有什么重要意义”、“破案时提取相关人员的基因信息有什么用”,以及“你有什么样的好办法来规范基因检测资料的使用”等,用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辅助课本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例如人口、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都是和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生物学问题.高中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命的出现、成长、衰亡和遗传变异的学科,同时又是教育学生该如何增强生存能力的学科.它在人类生活中产生,又在人类生活中不断地向前发展.新课改希望学生先要对生物科学有一个基础认识,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正确地认识生物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这门学科的知识可以为社会生产带来哪些帮助,知道它们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存在价值.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一些问题的讲解,可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可以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有益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的基础教学体系.高中教育要想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真正以他们为本,从他们的实际利益出发,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的教育模式,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构建自己人生发展蓝图的能力,帮助学生慢慢形成一个健全的职业意识,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逐渐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新芳,龚大洁.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2(5)


[2]俞丽波.试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09(26)

[3]仝瑞建,李勇慧,路东霞.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调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4]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3(3)

[5]曹丽艳.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6]王曜东.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师,2013(10)

【作者简介】许国清(1976-),男,广西靖西人,百色市靖西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