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育就是抓民生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5 浏览:6090

记者:今年以来,陇西县教育工作呈现出哪些亮点?

陈彦吉:今年,我县教育工作有四大亮点:一是继去年承办全省营养餐现场会之后,又在我县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现场会;二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考取得全市15连冠;三是举办全县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实现了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四是开展学校财务大检查,财务管理渐趋规范.

记者:我们知道,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请问陇西县是怎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

陈彦吉:我县全面突出教育公平,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我县在“两基”之后,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6.3%,中小学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指标数以内,并在逐年下降.二是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县十分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范畴.2007年5月,在城关一小特教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市第一所特教学校——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在不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随班就读,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7至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3%.三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怎么写作体系,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截至目前,全县共为8908名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40个.全面落实“两为主”政策,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16名,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及教育的有序发展.四是审慎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和完全小学向行政村集中”的基本原则,坚持把学校布局结构专项规划与当地实际和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审慎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使农村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使城乡教育公平和学校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着力解决城区学校“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2年平稳实现了陇西三中、巩昌中学、渭州九年制学校的资产置换、学校搬迁、教师划转和学生招生,城区学校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城区中小学入学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起始年级班额明显减少,促进了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五是深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截至2013年春季,累计发放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专项资金4305.52万元.目前,全县有139所学校的33447名学生依托食堂顺利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其余125所学校学生继续通过餐饮企业配餐和食品配送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11月,省教育厅在我县举办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现场会.


记者: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作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有效抓手,请问陇西县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陈彦吉:为确保2017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把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来抓,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与项目学校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步考虑,统筹规划.

我县制定并印发了《陇西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和《陇西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164项,总投资15302.84万元,新建校舍87973平方米.其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7309万元,共建设42所学校校舍44541平方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7277万元,共建设99所非寄宿制学校食堂22570平方米,5所学校学生宿舍9580.8平方米,4所城镇学校扩容改造教学及辅助用房8125.2平方米.

目前全县68.9%的小学有实验教学仪器,各学校都有光盘播放设备、卫星接收设备,每所中心小学至少都有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或幕布投影设备,168所学校已接入互联网.各学校都有音、体、美器材和能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以及一定的图书资料.

记者:当前,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群众关心的工作,陇西县的学前教育发展如何?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哪些成绩?

陈彦吉:我县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在加快乡镇中心园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完全小学富余校舍,在条件成熟的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班)106个,有效保障了适龄幼儿就近入学,全县三年入园率达到50.44%,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1%.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研究制定了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措施,统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是构建广覆盖的怎么写作体系.2011年初,县上组织教育、发改、城建等部门深入各乡镇开展了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陇西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本着“立足县情、适度超前、尽力而为、逐步推进”的原则,计划在三年行动期内,完成1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和改造任务,逐步形成以县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使幼儿园在园人数达到9000人以上,基本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三是完善保障基本的入园条件.在加快乡镇中心园建设的同时,根据县域条件,多措并举,尽力扩大学前教育入园率.充分利用完全小学富余校舍,在条件成熟的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入学.针对城区新建小区幼儿“入园难”的实际情况,将小区幼儿园建设纳入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已在新建小区配建标准幼儿园4所.四是着力规范办园行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力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强化对幼儿园收费、安全、教师培训等工作的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2013年6月,巩昌幼儿园成功晋升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记者:与老百姓的希望相比,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陈彦吉:近年来,全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但与国家学前教育总体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差距较大.一是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县现有幼儿园生均占地仅为5平方米,生均校舍仅为2.8平方米.农村学前教育薄弱,现有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除巩昌幼儿园基本完成了新建和改扩建外,其余幼儿园均占地面积小且园舍十分破旧,3~5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较低.二是幼教师资非常短缺.全县6所公办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教职工班师比为1∶2.2,若按1∶3的标准,尚缺43人.如果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标准设置,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应设140个教学班,按照教职工班师比1∶3的配置标准,需教职工420人,尚缺249人.三是“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受办园条件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部分幼儿园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幼儿素质发展要求,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和游戏活动.

记者:师德师风建设是今年我省教育系统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请问陇西县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彦吉:我县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着力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考核、监督并重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7月12日的全县校长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四个严禁”的刚性要求.二是不断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放检测后和开学前各一周时间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检测期举办全县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12场(次),参会人员达7000多人(次),实现了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全覆盖.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辐射作用,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我县筹资150万元,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对全县68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333名先进个人(含师德标兵10名)进行了表彰奖励.

记者:去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场会在陇西县召开,请介绍一下陇西县所取得的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陈彦吉:我县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模式,通过逐校进行摸底调查,我县在采取食堂供餐和企业配送两种模式外,因地制宜,创新供餐模式,根据农村学生日益减少的现状,创造性地采用区域中心校食堂向辖区周边校配送模式,17所中心校食堂向辖区周边41所学校和教学点进行配送,就餐人数达3816人.通过完善中心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体系,减少流通环节和运营成本,切实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初步实现了食堂资源优质共享,我县的这一创新做法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记者:近年来,陇西县在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请举例阐述一下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绩?

陈彦吉:我县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方式,把德育工作贯穿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五个重点方面,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文明习惯养成、社会公德、诚信、心理健康和法制等教育.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教研教改.广泛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落实教学常规建设为重点,举行了全县初中和小学课堂教学比武暨教育科研大会,组织申报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0项,鉴定基础教育科研课题12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成立了全县优质高效课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各督学责任区督导组负责指导和督促本责任区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确保工作有序、高效推进.按照“五为主”原则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即以教材课标研读为主、以教学设计为主、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以优化作业设计为主、以考试与评价改革为主,将高效课堂建设落到实处.三是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情学情通报制和定期检查、即时抽查结合的工作问责制,明确认识落实常规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加大对教学常规任务落实的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促使局机关、各中心校、学校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育质量监管上,把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提高教学质量上,真正把学校的工作重点和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切实加大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的引进力度,共引进签约免费师范生11人,签约西北师大等高校本科毕业生22人,研究生6人;坚持“凡进必考”原则,通过笔试、面试的形式为基层农村中小学招考充实教师43名,国家特岗教师49名,全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构建教师交流机制.采取城镇川区学校的教师向农村流动,中心小学和独立初中教师向其他农村小学、中学流动,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的方式,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支教,形成相互对应、相互固定的合作实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截至2012年底,为圆满完成支教工作的93名教师颁发了支教证书.实施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切实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全县496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远程学科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60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74名新任特岗教师参加了岗前集训,867名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培训和相关自学考试.五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目前,173所学校接入互联网,全县小学生机比达到了35∶1,初中生机比达到了16∶1;生均图书小学超过了15册,初中超过22册.六是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逐级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有警务室,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23个,并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寄宿生管理档案,配备专职管理教师,加强寄宿生的管理.构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共整治各类安全隐患208处.编辑:陈富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