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85 浏览:105599

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

关 键 词:自我教育;因材施教;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86-02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家长的心愿,他们时时刻刻盼望着孩子能够健康发展,所有的老师也都在思考着学生怎样才能茁壮成长.然而,家长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老师千辛万苦的精心塑造,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孩子表现出来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使我们这些真诚的教育者倍感困惑,万分苦恼.问题出在哪里?事实上,教育孩子并没有错.而问题就出在怎么理解“教育”这一概念.历史上很长的时期,人们习惯于把教育看作是他人教育.以为教育就是经常看到的长辈对晚辈的行为训导、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朋友之间的经验传递等.这种传统的教育制度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是一种为培养考试的机器而设的手段,并非真正是为了让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各种原因的限制下,学校教育能传授给人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知识很多是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然而,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一个极其需要知识需要技能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人为地将教育理解为对他人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什么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活动.我们将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实际上就是人在一生的生命历程中作不断的自我学习完善的过程,离开学校不等于接受教育的结束,学习应贯穿人的一生.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其实质上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自己进行思想反省和行为制控,达到自我完善,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说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智育上,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德育上,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三、如何实施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其中,方法的选取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用阅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阅读应当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要自我教育,就要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英雄人物和伟人的生活就是测量学生自身行为的最好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热心助人,将一位被别人撞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后,竟被老人及其家属诬陷,把肇事者的帽子强加给乔安山.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认为“救人反被诬”,“好心不得好报”,如果自己是乔安山的话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而乔安山却是坚定地用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来评价这件事,宁肯自己受委屈,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我组织了一次辩论会,题目是“乔安山可爱吗”,学生分正方和反方进行了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对两类人的社会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虽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次辩论就能让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完善,但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学生们一定能认识到: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该做怎样的人.

其次,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正能量.自我教育的终结表现是学生把自己在认识性、自觉性、控制性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思想道德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各个学生的道德层次和行为表现是有差别的,我们在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时不能机械地“一刀切”,而是要注意动态地去考察每个孩子的品行推进情况,多进行一些纵向的比较,对原来较差但现在略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表扬,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自己.对原来就比较优秀和全面的学生,则要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帮助他发展和完善自己.对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善于发现他们在班级生活中行为的闪光点,努力挖掘这些点滴的闪光点背后的思想道德支撑,并扩大这种闪光点,从而实现由点带线再到面的递进式发展.

最后,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我教育并不是要自己强迫自己学习,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人都有一种求知的,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实行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往往将人的求知欲扼杀.事实上没有人是讨厌学习的,只是很多人的学习没有发自内心的被激发出来.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习,是激发学习、实现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正是兴致所在,如果从这种兴致上去进行学习,那不会有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的事情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积极的习惯,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每个学生都可以看成是一块璞玉,正因为未经雕琢,我们才有义务去认真雕琢,让学生从小打好自我教育的底子.俗话说:“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我们做老师的,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空,寓管于不管之中,使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自我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境界,要使我们的孩子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意识,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做坚持不懈地努力.

总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用阅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阅读应当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要自我教育,就要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英雄人物和伟人的生活就是测量学生自身行为的最好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