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性学习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6 浏览:1856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

以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认识了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超乎传统教育模式的学习方式深深吸引了我.

那么,何谓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即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实现学习与研究的和谐统一.

二、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把握

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一生都需要,并应不断得到发展的.从这意义上讲,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学生容易选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较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开放性特点.

(1)最好的教学法——兴趣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的要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学生产生了兴趣的起点上,才会引发积极的思索和产生探求未知的愿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废寝忘食.

(2)合理质疑——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给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引出活动!要善于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问题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不断提出新问题,认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中提高综合素质.


(3)可操作性——学习信心毅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考虑是否具备观察,调查,实验等客观条件,包括学校条件,学生条件,社会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研究才能按部就班,有事可干,有充实感,有成功喜悦感.因此选题必须来源于学生身边周围发生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老师共同努力就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以做到切实可行.

三、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指导学生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生活环境等细微变化及本质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客观、敏锐的发现问题能力.有了问题,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而要设法将个别问题转换成众人问题,让大家相互讨论,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促进其个体的健康发展.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认真选题并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初步论证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起始.科学家们都认为,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检测如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很难想象他真正地学到了什么.

(2)通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真正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第二,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及老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让我们的学生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学生人多,思维不受限制,老师的引导如何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面对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知识更新更快的今天,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学习化”“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作为一种对教与学改革的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的学习固然重要,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同样重要,由学习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重要.

有动力就有进步,研究性学习对推动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实质上,它将带来教法和学法一次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