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96 浏览:142008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诱发兴趣等诸多功效.因此,掌握和运用课堂结尾的艺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金桥,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

在课堂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结尾有以下艺术功能:1.综合、概括.即把所授知识经过整理归纳、提炼概括形成新概念.这样会有利于学生理解、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2.条理、系统.语文教学不像数理化学科教学内容那样集中,它需要教学后的及时整理.一节语文课,阅读分析即要涉及文章的结构特点,又要涉及语言特色,学生的理解存在于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还来不及形成一种系统的明晰的认识,需要通过小结,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认识.即“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以钩其玄”.按其知识内在规律,有机组合排列,形成明晰的条理,也便于学生记忆.3.巩固、强化.语文教学要讲求效率,而“及时回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以后回忆,效率高出四倍.知识的再次重复、深化,会加深记忆.4.提纲、挈领.语文教学小结便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使学生容易从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简化储存的信息.5.激趣、明智.有的小结会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启迪、诱发,领会新感觉、新情趣.中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堂小结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归纳概括,所以课堂教学小结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反思总结起来,语文教学结尾的艺术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归纳式

即从讲述的个别事实出发,经过概括,求得一般结论.学生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这样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因此,一节课讲完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整体上,从理性的高度、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表现形式及语言风格等,一方面使学生明确知识重点,由分散的感性知识升华到条理的理性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课堂小结与提要,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迁移式

以练习作结,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消化情况,并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令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洲际导弹自述》很典型地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为了强化运用,完成知识的迁移,笔者让学生给“人”“鞋”做分类练习,并要求他们先讲分类标准,而后进行分类.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按性别、年龄、民族、国籍、肤色、职业等给“人”分类,按鞋的色彩、、质地、功能、款式等给“鞋”分类,从练习中体现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三)延伸式

即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进行延伸,扩大知识面.笔者在教《中国石拱桥》时,设计了想象未来的桥这个环节,而后做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未来的桥设计得很新颖.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不但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而且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桥梁远景图》,现在把这篇文章发给大家,作为阅读材料,来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发完材料之后,又做了总结:“同学们,想象是美好的,但想象的基础是现实,我们如何把现实、想像、理想联系起来?这之间也要架一座桥——知识桥.通过知识的桥梁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个结语用《桥梁远景图》作启发,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同时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到思想教育,这样的结语余韵幽远绵长,使学生心旌摇荡,获得愉悦.

(四)激励式

在教学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某些要求,或发出某种号召,或进行表扬鼓励.如《故乡》一课即将结束了,笔者说:“同学们,鲁迅先生不愧是伟人的文学家,他用那支如椽的大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农村的景象;他更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风雨如磐的暗夜里,他看到黎明的曙光,于无声处听到社会的变革的惊雷,他的关于‘路’的哲言睿语,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激励着我们炎黄子孙昂首向前!”听了这段结语,同学们的情绪陡然高涨起来,收到了课有尽而意无穷、言虽止而情义发的良好效果.

(五)评述式

对一篇文章或文中的人物、事件作出评价,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欲.如教《孔乙己》,最后的结束语可以组织为:孔乙己就这样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板书)孔乙己静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一点也没有惊动这个社会,他的死就像树上无声地落下一片叶子,就像荒野中死了一棵无名小草.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他活着的时候,封建社会公开地侮辱他、损害他,用封建意识毒害他、麻醉他.他盲目地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也自己践踏自己.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被吃得干干净净,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成了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教师以饱满的感情,诗一样的语言,对全文作了总结性的讲解,深化了意境,升华了主题,可以说昭示哲理,形象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人寻味,意境深远如萧,极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六)解谜式

有些新课既然在导入或教读的过程中,设置了悬念,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那么,结尾就应解开迷底.

如笔者导读《生命的支柱》一文时,以记者采访张海迪的一个故事导课,这个故事中有一句关键的话:“你比我想象的还要美!”笔者问“还要美”的内涵是什么,学生答不出;课尾,笔者再提此问要学生解答,学生便叽叽喳喳,纷纷举手,面露“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的喜悦之色.在这种气氛中结束新课,会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增强教学效果.


(七)悬念式

古典章回小说在每一回结尾总要说“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话,它的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读(或听)下去的.语文课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处理,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作适当的延伸发展,为学习后面的内容作铺垫.如学习《永久的悔》一课,在学生明确了“我”家的生活条件以及“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后,启发学生:“母亲对‘我’离开家乡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离开家乡,离开母亲?下节课学习.”这样结尾对下节课的内容作了预告,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向往,为继续学习作了心理准备.

(八)讨论式

前苏联的研究表明:下课之前的7——1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趋于衰退.开展适当的活动调节大脑、减少疲劳,同时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可谓一箭双雕.如学习了《故乡》一课,这样处理结尾:同学们,人与人本是平等友好的,但在封建社会里,及至成年便隔膜起来,“我”与闰土这个恶性循环已无法挽回了.水牛和宏儿还保持着童贞的“爱情”:两心相通,两小无猜.但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想象讨论.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九)抒情式

讲述感人的故事后,用充满的语言对其精神加以引申性的小结.如教学《祝福》,结语可以这样设计:在旧中国广大农村里,不只是这一个祥林嫂啊!我们的母亲或祖母以上的无数代的妇女们,都是在那种黑暗可怕的封建社会生活过来的,都和祥林嫂一样被束缚被压迫啊!她们在吃人的社会里永远痛苦地着,这难道不是封建社会给一切贫苦劳动妇女造成的命运吗?现在苦难的祥林嫂的时代永远过去了,今天我们生活在自由幸福的时代,劳动妇女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作了生活的主人,我们怎能不热爱今天的社会!

(十)回忆式

用于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及语言特色分析课.这种教学小结,重复教学思路,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技能的提高可起到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结,应该从语文教学的任务、目的出发,内容要实,方法要活,不拘一格,朗读作结、点晴作结、开拓作结、归纳作结、引申作结、抒情作结、讨论作结、悬念作结、解谜作结、评述作结、鼓励作结、迁移作结等等.这些结语有的如撞铜钟,清音有余;有的如截奔马,戛然而止;有的含蓄委婉,余韵无穷;有的热情奔放,激烈感人,仿佛给学生注入一支兴奋剂,使其学习兴趣有增无减.教学结尾的艺术,就像交给学生一条绳子,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网络,使之结构化,以纳入学生的认识体系,搞好信息编制.教学结尾的艺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低估,不容忽视.

(张政栋山东泰安肥城市桃都中学2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