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76 浏览:13524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下,教育教学理念同以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教学由传授式教学变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那么,物理学科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改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教育-探究教学的前提;激发兴趣-探究教学的法宝;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的主阵地.

【关 键 词】新课改物理教学情感教育激发兴趣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育教学理念同以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教学由传授式教学变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那么,物理学科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改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感教育-探究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由“情”出发,以“情”牵引.这里的情感指的是兴趣,也只有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培养出较强的能力.那么,“情”缘于何处呢?

1.1师生关系要融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求知者的身份去感召和激励学生,而非训斥与嘲弄、苛刻与敌视,只有有了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因“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

1.2教师必须有对物理这门学科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若能痴爱学科,有惊诧于其魅力的感叹与着迷,有愿为物理献身的精神,这样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物理的热爱.

1.3要使学生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愿望和学习的热情.

2.激发兴趣-探究教学的法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2.1创设情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3.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课堂内容这一载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1由问题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旧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而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科学探究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应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可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部分知识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景象以及美妙的声音,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声音的世界,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也会产生亲切感,感觉新知识不再是陌生的,而是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然后自己动手探索,知识解决、理解起来也就易如反掌了.

3.2实验探究,通过问题的解决,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很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培养.而科学探究中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在实验中,常让学生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先做出种种猜想,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想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时,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一种是简单且容易成功的实验,由自己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也可让学生独自去演示实验;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大家讨论设计,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几个同学合作实验.制定的方案要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详细内容.在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教师不要加以干预,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动手实验去探索;第三种是有较高难度或有危险的实验,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动手.如托里拆利实验,电流做功多少实验,这些可以教师独自去演示,但是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借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3师为导、生归纳、组织出完整的知识框架.

基础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根植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点拨、鼓励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将知识网络化,并且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确保知识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4强化记忆,灵活运用.

依据心理学家艾宾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来推测,头几天内新知识的遗忘率是高的,所以,在新知识被充分理解之后,学习后面知识时要不断联系旧知识,由学生通过大脑储存的信息再现出来,从而将知识记牢记准.

总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单一、死板.为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师们的任务还是非常地艰巨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摸索、探讨和创新,以求真正地做到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