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师生成长点打造持续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42 浏览:146141

摘 要:本文从校园环境提升点、团队理念提升点、德育实效点、教师专业成长点、人文关怀点等五个方面,针对学校素质教育,简要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 键 词:四识;六力;双线推进;学段衔接;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0-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是育人净土,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质需要“清水”洗涤,才能折射出亮丽的人格魅力;缜密的思维、灵活的方法需要在“清水”中沐浴,才能跳动起智慧的涟漪.“教、育”需要源头活水,源头何来?如何“饮水思源”?我们立足十二年一贯制办学优势,提出了“四识、六力、八提升”的素质教育指导方针,以“切入师生成长点,打造持续发展力”的教改为抓手,以“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切入校园环境提升点,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

学校建设重在硬件、软件建设两手齐抓,软件是学校发展的内涵,然而它要通过硬件平台来体现.作为办学者,我们从建设之初就考虑到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由华盛江泉集团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学校北大教学楼,既有传统的质朴、典雅,又有西方开放、张扬,对于沉淀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影响.液晶多点触摸屏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育系统设备的完善,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给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感性,充分激发起学生上课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把课堂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天堂;校园“五化”建设及北大楼前的知恩泉景点的设置,目的是让学校的每一处都能成为素质教育的支点,每一处都能点燃师生学习的和创新的灵感.硬件建设的完善,为素质教育发展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二、切入团队理念提升点,打造素质教育推进团队

建设一支学识渊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改革指导团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基于此,2011年学校明确提出“四识、六力、八提升”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四识”即学识、见识、胆识、远识;“六力”即源动力、规划力、感召力、执行力、共识力、管控力.“四识、六力”是新型教育管理者所具备的软素质,用于教育管理,小处可提升管理者自身的品味、层次、内涵,大处可提升教育团队对工作的前瞻性、观念的开放性、规划的可行性、决策的果敢性.“四识”是基础,源于渊博知识的摄取,源于坎坦交替的人生阅历;“六力”是升华,源于“四识”中的厚积薄发,是推动教育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大力推进“四识、六力”建设,学校呈现出管理高效、内部和谐、效能卓越的状态,社会美誉度、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转化为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切入德育实效点,把住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我们在“切入师生成长点,打造持续发展力”的教改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抓实德育实效点,落实实效德育.我们制定了《学生手册》发放到学生手中,让行为有章可循;发挥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的德育辐射作用,安插文明流动示范岗,使常规管理扎实有效,校风得以净化,习惯得以养成;实行德育帮扶,把学生化整为零,让每位学生都有帮教的老师,无论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还是学法指导、心理咨询,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帮扶.通过参观工业园、参加青年志愿怎么写作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变得充满活力.

2.精心设计“毕业文化”,上好德育最后一课.在抓实德育常规的同时,学校精心设计毕业文化,让学生得以文明离校、感恩离校、留恋离校、励志离校.学生毕业时给母校留言,把自己在母校求索的酸甜苦辣全部诉诸笔端,化成篇篇感人肺腑的真情文章,作为送给母校的最重要礼物;校长给每位学生送上十块甜蜜的糖果,寓意生活甜蜜,人生完美;为毕业生精心点播了《祝你一路顺风》、《一起走过的日子》、《同桌的你》、《朋友》、《二十年后再相会》等励志歌曲,既有母校对学子温情的告别,又有母校真诚的祝愿,还有母校对学子的深情呼唤,学生被这穿透心底的“爱”所感化,思维回归理性,行为得以平静.离校时,学生自发地打扫卫生,关闭门窗,一切皆是愉愉快快地来,依依不舍的去,留下的只有德育力量给教育者的巨大震撼.打造毕业班文化,让德育工作有始有终,让德育活动化、活动主题化、常规习惯化、礼仪内在化、文明气质化,最终达到高尚品行常态化的德育目标.

四、切入教师专业成长点,打造素质教育中坚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依托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我们立足于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通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名师工程,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1.利用学段衔接、学科融合以及分科教研等手段,提升教师知识储备.打破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的界限,实现学科的知识链接、学段衔接.同一学科教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学生特点进行整合,这样,教师从单一的学段中走出来,把眼界放置于十二年一贯制学科教学中,实现业务技能互补,知识水平衔接,拓宽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宏观引导孩子对知识点的系统建构.

2.以课题研究引领教研,多渠道、多层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各学科依据教改理念,制定了比较科学的教研计划和更加适合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评价制度.开展了以骨干教师引领下的教学案例研究,立足课堂,探究切入新理念下的教学途径和策略.将优秀教学案例及时向全校进行推广,将课题研究与我校教学计划结合,以专题的形式分解细化,然后形成课题立项,集体攻关,各个击破.文科进行了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国学修养、阅读写作、写字训练、普通话训练等课题立项专题研究;理科进行了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化学、数学与生物以及物理与化学之间衔接点的课题立项专题研究.另外还尝试进行了英语学科过渡教材的编写、文理科“12年一贯制学生持续发展力培养切入点”校本系列教材的编写等研究,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通过推行“生成—研讨—积累”的教研模式,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促进了教研工作的开展.围绕“在切入中寻求和谐,在切入中谋求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主题,开展了跟踪听课活动.通过跟踪听课了解教师落实课堂新理念的情况,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再使问题转化为课题,作为下一次切入教研的内容.从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入手,组织研讨,强化弱项,确保学段衔接教学平稳过渡.总之,通过实施有效地教研策略,在推动“新理念求索高效课堂”研究走向深入的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达到了踏踏实实搞教改、真真正正提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