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教学课有感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73 浏览:1025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教的孩子虽然年小懵懂,但有很多可爱、可贵的地方,他们以自己纯真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纯洁的心灵来感受着生活.任何事也有他们自己的见解,这其中还不乏很多充满个性的、闪光的思维令你惊喜不已.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独特的体验,赞扬他们有闪光的见解,你会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多么浓烈!

《将相和》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12册教材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故事.编者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从故事里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进而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教学中应抓住具体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认真思考,进而领悟人物的崇高品质和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示.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多元的,只要学生领悟得有理,课文的熏陶感染、价值取向就达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留足时间、空间,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体验,我只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合作者、引导者而已,所以本着这种新课程理念,这节课的教学氛围竟十分积极、和谐、,教学效果也不错.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做法有:

1.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感知内容,体会人物品质的

1.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自读课文3-10自然段,①边读边勾画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在其旁边简要写写你的感受或体会;②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做上符号.(师巡视了解)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地对话,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千万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所感悟到的.(师巡视,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得到发展.)

1.3汇报交流.

生1:蔺相如到秦国后,对秦王说的两次话给我印象最深.(该生读出:“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等,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蔺相如真会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很巧妙地把和氏璧拿回自己的手中,他太勇敢太机智了!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特别是“随机应变”这个词用得太棒了!能告诉大家你具体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吗?

生1(略思考后,紧接着):我从“看、知道、上前一步、说”这些词中就能体会到蔺相如是随机应变的人.(全班学生不约而同给予热烈的掌声,学习交流的氛围被带动起来.)

接着,同学们踊跃地汇报自己阅读后的感悟:

生2:我从“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等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中,体会出“蔺相如更是表现得无比勇敢,为了保护国家的无价之宝,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他太有爱国之心了!”

师:你能结合这个句子进行体会,很会读书! (趁机追问)同学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此时,我环视了一下教室,举手的学生比较多,我心里可乐了,我的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的感悟很多、很多元化,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吧!)

生3:“理直气壮”这个词是说“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在当时蔺相如是只身来到秦国,他所处的环境对他是极为不利的,虽然他说话的理由是很充分,但是他孤身一人在强大的秦国王宫里,他还敢说话有气势吗?所以我觉得这个词用得不恰当,应该用“大声地说”好些.

师(惊喜地赞扬):你真会读书!敢于向书本质疑,真不错!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4:我认为用“理直气壮”好.因为蔺相如一心想到的只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也就不怕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了.

师:说得好!(追问) 这个词、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精神?

生4(接着说):表现了蔺相如不畏艰险的精神.

师(设疑):用“不畏艰险”来形容孤身一人的蔺相如此时此刻在秦国的处境恰不恰当?(略停顿) 请你结合上下文再去认真读读、想想,用哪个词语更好?

生4:(默读后悟出)哦,我知道了.这里写的是蔺相如在强大的秦国和秦王面前,应该说“不畏强敌、不畏”更好.

师:给予称赞,并板书这个词.

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多元的,只要学生领悟得有理,课文的熏陶感染、价值取向就达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留足时间、空间,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体验,我只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合作者、引导者而已,所以本着这种新课程理念,这节课的教学氛围竟十分积极、和谐、,教学效果也不错.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做法有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多元的,只要学生领悟得有理,课文的熏陶感染、价值取向就达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留足时间、空间,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体验,我只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合作者、引导者而已,所以本着这种新课程理念,这节课的教学氛围竟十分积极、和谐、,教学效果也不错.:

(设计意图: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中体现师生是在、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老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给予评价鼓励,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抛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该如何用词准确,学生获得的印象也最深刻!也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1.4让学生大胆提出疑惑的地方,故设悬念.

生5:我不懂“蔺相如在秦王面前就真的不怕死吗?他愿意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究竟是为什么?”

师:有同学能帮助解答这个疑问吗?

生6:我认为蔺相如愿意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这个道理.

生5:我不赞成你的看法.国家的尊严是重要,但自己的生命更可贵啊!自己的命都没有了,又怎么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呢?

(课堂上全班学生沉默了.学生间有了意见分歧,我很高兴.)

于是,我故意说:“你这个问题可把大家难住了,老师也没想过.这样吧,我们接着学习下文,看能否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带着问题去解读内容,能更好地体会课文人物临危不惧、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强烈的爱国思想教育.)

2.当阅读到“负荆请罪”时,前面提问的学生5又提出问题:“蔺相如对手下人说自己不怕廉颇,可为什么又总是回避着不见廉颇呢?”

(我见此时解惑时机恰当了)便问:你能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吗?

该生:能.我从他对手下人说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体会到他一心为着国家利益着想,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他太热爱自己的国家了.

师:(赞叹)你说得真好! (继续追问)那你前面不懂的问题“蔺相如愿意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究竟是为什么?”现在弄懂没有?

该生:(兴奋)懂了.通过前两个故事,蔺相如都是用唇舌战竭尽全力地维护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他于自己的安危而不顾,一切都是为了赵国!他的爱国情怀太感人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有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这节课中,我本着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课堂,让学生个性得到展示、呵护,并采取恰当有效的鼓励赞扬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成功和快乐,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不错!让我进一步明白《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内涵,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丰富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悟是极其珍贵的!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