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82 浏览:17395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了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

如《熊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有一个创作的空间.

二、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教学《猴子》一课时,就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作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创造性的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教育思想.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的要求.②、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如《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的形态、特征以后,背景的处理则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只将一部分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如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老师”、“窗前”、“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进行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五、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