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独立评》到我国教育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49 浏览:143625

《独立评论》是胡适等人于1932年在北平创办的一份政论性周刊,至1937年7月停刊为止,共出版了243期,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纵观《独立评论》各期,可以发现《独立评论》对于教育问题的讨论情有独钟,有近40篇文章,高居各个讨论主题之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人对于教育问题的重视.许多人士都深切地感受到,造成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没有现代素质的国民和建设国家的专门人才,而对这些人的培养,需要依托现代教育.然而,中国当时的教育不尽如人意,教育问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国民关注的中心问题.略为翻检一下这些文章,我们不禁为之感慨,因为他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依然是现在教育界所关心、所急待解决的.因此,这些文章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现今的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的必要性

《独立评论》首先关注的是当时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问题.可以说,每一位文章的作者对于当时的教育制度,都颇有怨言.他们认为,中国的学堂教育自清朝末年创办到当时,几近处于崩溃状态,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教育制度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心理的桎梏.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信奉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读书目的,在他们心里,受教育是为了能够“兼济天下”,“读书为登科,登科为做官”是永恒的规律,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士大夫心理对于当时的教育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旭生先生尖锐地指出:“从科举到学校,换汤不换药.他们(学生)争着上中学、大学,心中何曾有什么高深学术问题,不过是和从前的考举人考进士一样,想达到享受比别人高的目的而已.”在这种阴影下的教育制度所培养出的学生不是思考“如何成为何等人才,贡献于社会者何在”,而是要等毕业后,“进可以显扬父母,奋志青云,退可以夸耀里弄,撑持门户.”怎么能够报效祖国呢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各种技术人才,而各种专门人才的训练,只能依靠现代教育.中国的现代教育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的阴影,走出传统的误区.

2.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学习西方很多,但并没有彻底地吸收西方教育制度的精髓.近代中国教育体制的转型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西方,特别是欧美日等国的教育体制.对于教育体制落后的近代中国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一些人士也敏感地认识到中国教育制度在西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现了盲目西化倾向;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局面,即西方化的只是教育形式,教育的实质没有丝毫的改变.以傅孟真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中国自近代学堂教育形成以来,经常不顾本国实际,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结果只能是“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反日与现社会接近,改造之力未充,应付之力不足,人才不是符合我国需要之人才.”

3.中国教育制度没有全盘的发展计划,这是政府对中国教育所要负的最大责任.很多有识之士认为,“政府一直以来都漠视教育,对教育缺乏一个通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因此,“中国教育之宜改良,这是人人所承认的,国家对教育有通盘筹划的责任和权力,这也是人人所承认的.在计划之中,斟酌时代的需要,政府可以区别科目的缓急而定经费的多少,人才的多寡,这都是必须的.”而全盘的教育计划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要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这必须由政府出面才能完成.

由上可知,当时中国教育弊端的确较多.有弊端,就必须改革,于是《独立评论》便关注当时的教育改革.《独立评论》中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章绝大多数是讨论教育改革的,而且,讨论的范围相当宽泛,基本上涵盖了当时教育的方方面面,加上这些文章语言平实,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广泛的关注.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在不同的制度和背景下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我国的师资建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师资阵容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资源的“围城”现象.师资队伍不稳定.随着我国人口高峰的到来,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就业压力,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对劳动力人口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但高等学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大学的生师比迅速提高,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教师超负荷工作,成了“讲课机器”,教师利益与社会的差异使一些教师在任教的同时忙于第二职业.由于用人机制的限制,一方面优秀人才留不住也进不来,另一方面,不适合教师岗位的人员分流不出去,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2.教师素质的影响因素.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急功近利思想作祟,部分教师容易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本末倒置,科研创收的实惠以及利益分配的吸引,使一些教师投入教学的精力不足.教学中的“偷工减料”、“虚检测水分”时有发生.梯队结构松散,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脉相承,在学术论坛上几乎听不到不同的观点.年青教师尚未完成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就匆匆走上讲台,缺少助教经历和必要的锻炼程序,表现为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创新能力欠佳,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为对教学的热情和认真投入的态度,反映在对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掌握以及对学科前沿的追求等.

三、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在师资建设中必须坚持三个“相结合”: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内涵调整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第二、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建一流师资与建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结合.第三、坚持教育的 “三个面向”,把我国国情同世界高教改革的强劲势头相结合.我们应该做到:

1.确定目标、调整政策.为了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制度上不妨设置更多的“必须”,降低培养中心,提高上岗门槛,通过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培养和扶持教师的成长.

2.人才流动、管理创新.人事部门及教学管理部门对师资建设要深入研究、合理配置、制定长远规划,尤其是要掌握人才队伍的知识宽度、业务跨度、年龄梯度、学缘密度、能力强度、敬业态度等,在管理上要创造适宜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样,我们也要舍得投资开发人力资源,把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分批送到国外学习、访问、培训,或与国外著名大学联手培养,或把外国专家请入校园作重点指导.


3.资源配置、整体优化.站在大学科的平台上,进行院系合并、学科综合、人员优化、结构重组.可以建立校级之间的资源管理中心,达到信息互补、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比如人才资源中心,使优秀的专业教师、学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跨校、跨系、跨学科授课或指导学生,让他们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用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硕的科研学术成果,形成能代表学校综合实力并具有品牌特色的优势.

4.坚持特色、与时俱进.承诺不等于盲目服从,遵循不可以全盘照搬,我国高等教育浑厚的历史背景、悠久的文化积淀体现了民族的精华和中国的特色,我国的师资也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在师资建设中就要突出学校特色.特色是生命力,是核心竞争力.坚持特色需要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