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的缺失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4 浏览:1144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012年:江成博《做美好的自我》:(同学们)我们感觉不到爸妈的爱,他们上班时看不到我们,他们下班时又逼我们打题海战术,连交流感情的时间都没有,电视里演的一家其乐融融我们感觉不到.难怪说21 世纪代沟问题最大,电视里出现少年打老人的事件,根本上是上一辈根本没有把爱传播.没有不合格孩子,只有不合格的教育,不是吗?[1] 课改十年反思也使我们清晰的感觉到这一点.由此,我不由的回头查看了这十年的课改之路,发现问题多多.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今教改的任务之一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仍然只注重智育,轻视德育,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少之又少.造成今日的道德滑坡幅度较大,社会公德日趋下降.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教育现状与通过教育来传承文化的要求严重不符,甚至是有些背道而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常常与文学混为一体,中国文化注重以文载道,而道德承载在文言文中,教育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只剩学语时代的几句唐诗、宋词,只是上学后占课程总量几分、十几分之一的语文课程.当今,白话文占据主流地位,这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但无疑使传统文化受了致命的一刀,割断了文言文,同时也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前人哲学、文艺精髓.文言文中虽然有些部分生涩古奥,但不能不说它是一种成熟而凝练的语言,充满韵律美与形式美,其中沉淀的精髓更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汲取营养的源泉.而白话文虽然易于接受,但它与生俱来的浅显和俚俗却不能不说是致命伤,像是兑了水的溶液显得淡而寡味.现代金钱本位,享乐主义,竞争意识取代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本位,奉献主义,互助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冷漠、冷淡、互斥,人的道德感下降,崇拜金钱,追求享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缺乏独立的判断力,更容易受时风的影响,导致仁、义、礼、智、信这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内核在他们身上缺失[2].表现出另类、个性、酷、非主流、漂亮、颓废、时尚、伤感、冷漠、暴力、早熟等等.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陷入迷茫,痛苦,紧张,缺乏安全感的深渊.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你们在五岁之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五十”“放弃一分钟,等于放弃一生”,可见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这句经典格言,就赋予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重要的责任.“孟母断织”、“岳母刺字”就是我国古代良好家庭教育的典型范例.然而,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和家务全都包办代替,替孩子穿衣、系鞋带、上学放学替背书包,孩子做完作业帮助整理书包,养成了孩子散漫、任性、难管教、不听家长的话等恶习.重视分数,忽略品德教育.孩子入学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念儿歌、背唐诗,学绘画、学钢琴、学英语、识字、算数.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入学后,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 “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只要孩子学的好,其他的品德教育一概不管.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少家长还为子女请“家教”、写《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要求孩子去参加作文班、英语班、美术班等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三、课堂教学的缺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按家长和老师预设的轨道机械走下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创造性和生命活力.学习本身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才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当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就如同“鸡蛋与小鸡”的原理(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1]参考文献:[1]刘勇.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与有效实施,2012,(12)[2]李清湘.当代青年礼文化缺失与现状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