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家:教师角色的理想期待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73 浏览:19030

摘 要 :教育艺术了体现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身教与言教、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核心部分,教育艺术凸显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体现教师教学风格,教育艺术家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引领课程改革,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心理需求和制度背景,因而成为教师角色期待的理想定位.博学厚德,知行合一;勤于实践,自我更新,乐研善教,反求诸己是教师成长为教育艺术家的途径.

关 键 词 :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家艺术科学角色期待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燕杰先生多次强调,“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影响课程改革深化的诸要素中,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么,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是什么呢?显然,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观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艺术家,是教师角色的理想期待.

一、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楱心部分

(一)角色期待及教师角色期待的意义

在社会学视野内,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厘定教师角色期待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学把角色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个位置,即人们总是期望角色的扮演者按照某种方式行为,这些期望被称作角色期待.角色期待一方面构成了行为者的社会心理与制度背景,强烈的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它又内化为行为者的自我角色意识,使行为者的行为自觉地符合它.

教师在社会结构中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身居多种角色,其中一些角色有着久远的历史,如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生事业的引路人,等等.近年来,教师的角色又被进一步扩展到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等,因此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有了新的内涵,既有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使命的责任期待,也有传统师道背景下教师行为的道德期待,还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书育人的能力期待,以及社会公众需求背景下选拔胜出的技巧期待.这四种期待涵盖了教师角色期待的绝大部分话题,规范和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对教师角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教师角色的现状与社会需求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意识有了明显的革新,但是,就大的范围而言,在教师角色意识的构成中,专业知识单一、以知识权威自居、注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共性教育、忽略个性培养等情形在教师的角色观念中仍然显得很牢固.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建构者,知识多元化的趋势和进程的加快,使学生“唯师是从”的时代提前终结.而现代教育追求的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的建立及全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使经验型教师和技术性教师无法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教学过程日益向流程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为此,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该成为教学工程师.确实,在实践中,教学工程师的角色认同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与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教学工程师,可以视为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值得肯定,问题在于,教学工程师的理念难于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这种理念引领下,教育教学行为容易被认定为一种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的产品生产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并不否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创造性,但是,工程实施过程的严谨性和产品质量监督环节的严格规定性显然不适合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学讲义》中不止一次把教育学称之为艺术,称之为“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需的艺术”.教育艺术之所以被视为最难的一种艺术,就在于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因此,教师可以是教学工程师,但是,更应该是教育艺术家.教育艺术家是对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崇尚教育科学、注重教育美感形式、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师角色特征的概括.

(三)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核心部分

1.教育艺术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_二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因此,教育艺术家从不拒绝教育科学,相反,教育艺术家是最坚定的科学之真的探索者,否则,就无法“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最纯粹的艺术之美的追求者,因为,“科学使教育更加严谨,艺术使教育更加生动.”教育艺术就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基本行为,也要讲究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了教学应该注重艺术性,他认为忽视教学艺术是不全面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

李燕杰先生指出:“把科学和艺术二者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迫切需求.”李燕杰《用教育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教育艺术家看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浓重的感彩;此外,教育活动还是具有审美性的活动,教育艺术实践充满了美感体验,教师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使教育活动具有审美价值,并激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因为,艺术和科学统一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增强探究的. 2、教育艺术是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家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养,教育艺术家本人及其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强烈的熏陶示范作用.有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甘地说:“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保证.师德底线是教师称其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而高超的教学艺术修养,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育艺术的形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先生(1886—1970)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1924)一文中对教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做了辩证分析,他指出:“教员的艺术,是一种介绍、传达、引导的,比文学家、美术家稍不同,比戏剧家似乎相像而更困难.”还说:“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作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作方术.教学法是一种学,也是一种术.”事实上,教师在使用形象化手段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示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借助自身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艺术体现了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3.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如前所述,教育艺术追求教育过程的形式美,教育艺术具有审美性.李燕杰先生认为,“教育艺术,是能引发审美快感的.这种快感,是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振奋,是一种美的良性刺激效益.”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美感形式,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探究性、创造性的特征,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创设是师生多元互动的结果.教育艺术实践往往表现出表演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因此,教育艺术实践又是无痕的.教育无痕,既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许多伟大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共有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教育艺术境界排斥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反对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呆板单调的灌输,主张教育者通过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地引导,营造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得到感悟、启发,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欲罢不能”.因此,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二、教育艺术家引领课程改革

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优秀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艺术家,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一)教育艺术是课程改革的需求

完美的教育应该是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教育艺术也是创新的艺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课程改革已经是一项全球范围的运动.各国的课程改革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与追求,但是从教育发展的本质来看,能够顺应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尊重个体,尊重并光大个人价值,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历史上,群体利益一度掩盖了个人利益,个人的发展完全服从群体的发展,真正的个人,不再存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个体的发展满足国家政治的需要,确切地说,就是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阶级社会中的教育莫不如此,教育被称之为教化,目的在于使人的观念和行为归于统一,使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变得一致,教育体现了更多的趋同性.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立的生命和独立的价值追求,应该照顾并尊重个体的个别差异.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不同的人在遵循人类共同观念准则的前提下,变得更加不同.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而是通过唤醒.激发受教育者本身具有的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并予以激励、鼓舞、引导、扶助,使之得到强化,并进而内化为人的行为意识,成为人的基本生活意识.因此,必须倡导教育艺术,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艺术,必须懂得如何去唤醒、激发学生潜藏的真、美、善的基因,并培育使之壮大.

(二)教育艺术凸显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现代教育倡导全人发展的教育观,全人发展首先是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这就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讲究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最讲究对人的尊重.学生因为有着不足和幼稚,所以才是学生;每个学生有着与他人的不同的鲜明个性与个性发展倾向,或者说,有着自己独立的智能结构,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体现出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每个学生都具有旺盛生命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必须尊重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的含义是什么?吕叔湘曾经在总结叶圣陶教育思想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可见,叶圣陶、吕叔湘都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扶助学生,是“帮着学生学习”.照此推论,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学生学会什么,而在于让学生会学,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教师是教的行为主体,但是,教的行为以学生的学作为存在的依据,即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三、教什么及是否需要教应该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即以学定教.因此,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教某学科的老师,而是教学生学习某学科的老师.教育艺术作为一种最讲求尊重人的艺术,最能够体现教学的本质. (三)教育艺术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育艺术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师的才能和机智,有助于教师机动灵活地化解教育冲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且通俗易懂,能促进学生理解.教育艺术又是有着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是教师教学风格的集中展示和呈现.教育艺术实践总是有着独创性,教育艺术家凭借新颖、灵活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这是因为,科学是一对一的,讲究理性、客观;而艺术,则鼓励多样化的风格,只不过,这多样化的风格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美.

教育艺术实践是美的.吕叔湘先生曾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语文教学要科学化,还要艺术化.教学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一方面,它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艺术.科学只有一个道理,一种是非,艺术就可以有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两个老师教同一课书,教法可以很不一样而都好.现在,先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先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下一步,在这个基础上让它艺术化,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吕叔湘先生看来,教师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在科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教学的艺术化,不正可以最大限度地认同并包容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吗?

(四)教育艺术家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教学艺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赋予了教师角色很多的期望,但是,从根本上说,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无法回避教书育人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的学识就显得很重要,教育艺术家,首先得有学识,有人认为,说教师首先要有师爱,师德,其实,没有学识,教师的爱与德的层次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也就是说师爱的艺术,也是靠着教师的学识来充实内涵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门艺术”.把教育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育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育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在教育艺术实践中,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从教师那里获取激励自己成长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胜任“经师”的角色;还要有着较强的人格魅力,胜任“人师”的角色.教育艺术家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三、教师成为教育艺术家的途径与方法

成为教育艺术家,是一个过程.与年龄无关,与资历无关,也与职位无关,教育艺术家是教师,所有杰出的教育家,都是教育艺术家.成为教育艺术家,既要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也要重视教育实践修炼.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博学厚德,知行合一

教育艺术家首先是品正德高之人,在成长为教育艺术家的路上,教师应该以圣贤为师.正所谓,“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要善于汲取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熔铸百家,成就自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有明确的超越目标.所谓学上者得中,学中者得下,学下者为人不齿.教育艺术家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博学厚德之人,博学厚德,其实也是教师角色期待的基本内涵.教育艺术家首先必须是学科领域的专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他应密切注视所授学科的科学‘前沿’.”在学科知识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同时,也是恪守道德准则的典范.

知行合一是态度,博学厚德是修养,是方向,其实也是方法,是思维方式.许多人说,教师应该是杂家,这很正确,教育艺术家更是如此,没有深厚的学养,不可能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没有高尚的品德,难以示范;只说不做,学识和品德无法增长;必须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增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博学厚德之人,所以能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人育人.正如吕叔湘所说:“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方面的修养.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这可以算有“识”.除此之外,还得有“学”那就是说,对本门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等有“学”有“识”,还得有才:一个是口才、一个是笔才.口才不一定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者绘声绘色,如说评书.主要是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长于启发,长于总结.至于笔才,那就不仅要善于示范,还要善于批改.”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论述,可以作为我们提升自我教育艺术修养的参考.

(二)勤于实践,自我更新,

教育艺术家是从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杰出教师代表.教育艺术实践,是教育艺术家的基本生活方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育艺术家始终将教育教学行为作为自身价值体现的方式,也是自身教育智慧增长的途径.因此,一旦离开实践,教育艺术家就不再名副其实,教育艺术家在创造教育智慧,在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教育艺术家与教育理论家不同,不以创立教育理论为目标,教育艺术家的理论,仅仅是其教育艺术实践的副产品.

教育艺术家在实践中铸造自己的教育个性品格,教育艺术是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个性鲜明、熠熠生辉,又无不包含自身实践的影子.但是,教育艺术家并不固步自封,教育艺术是不断创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是不断更新、不断走向完美的实践.教育艺术视野中的实践没有重复,只有创造.因此,教育艺术是不断更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家总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育是没有止境的艺术,因而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的艺术.

(三)乐研善教,反求诸己

教育艺术是源于实践的艺术,不是故纸堆中的理论.教育艺术是指向实践的艺术,教育智慧源于实践,难以重复,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是教育艺术,我们可以学习,但难于仿效.教育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的生成与获取,需要教师乐于探究,善于实践,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我们汲取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智慧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实践能力.因此,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是有效的方法.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育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一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教育艺术思潮,一直是教育发展历史上一股重要的思潮.中国古代教育家虽未明确提出和使用“教育艺术”和“教学艺术”概念,但在实践中显示出高超的教育艺术水平,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重视教育艺术的传统一脉相承.春秋时期的孔子是第一位伟大的教育艺术家,他有着丰富的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就是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此外,孔子还将诗歌、音乐等艺术门类运用于教育之中,时常以音乐、诗歌来感染、熏陶学生,提出了“诗教”和“乐教”的主张并积极实践,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思想息息相通.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孟子把“教亦多术”与“不屑之教”的主张对举,体现了对教育艺术的辩证思考.孔孟之后,历代教育家循着孔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积累了丰厚的教育艺术资源,挖掘、探究其深厚的内蕴,并运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必将使我们的教育艺术实践迈上新台阶.而今天的教育艺术研究与实践更是流派众多,蔚为大观,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就一定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能给自己和学生带来幸福感受的教育艺术之路.

总之,教育艺术家因为其行为体现了理想化的教师行为方式,既有科学之真,又有艺术之美,凸显了教育实践的审美价值和创造性,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心理需求和制度背景,因而成为教师角色期待的理想定位,这种角色期待一旦内化为教师的自我角色意识,就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更新与自我超越,有利于教师从经验型、技术型教师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发展,使教育家办学成为一种可以预期的现实.

(作者单位教育艺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