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我怎样做老师?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89 浏览:94536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5-02

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梅贻琦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于承担着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所谓名校的宣传中,占地多少亩建筑面积多少平米实际上是最不具说服力的内容.名校的“名堂”在哪里?名在老师,因为只有真正的“名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提升学校的档次.况且老师是学校可以再利用、重复利用的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趋强烈,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像多数同行们一样,我思考着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让学生、学生家长、社会认可的合格老师.

1.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怎么写作,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负责

不同的教育是不同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也适应和怎么写作于特定的社会需要.美国的职业结构在1956年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白领工人数量首次超过了蓝领工人.这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同被视为信息社会到来的标志.从此,信息成为继材料、能源后的第三大资源,知识和智力也相应地成为社会的核心产业.信息时代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也必然对社会产生冲击性的影响,而肩负传播知识和培养智力职责的教育势必要做必要的革新.于是,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大潮.具体到我国,在1983年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将我国的教育推向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九十年代,应试教育开始被声讨,素质教育提出并被日趋强烈地提倡.十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然而应试教育在个别有市场的范围内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推行却是步履维艰.作为一名懂得教育、实施教育的教师,我们必须清楚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来.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必须强调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必须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和“量”转变,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不只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催产婆”

曾经的教育是误解了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教育,过于强调记忆、背诵,目的是应付考试.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循规蹈矩地重复着旧的知识,最终却退化了理解能力,被扼杀了创新能力,成为做题的机器.


“基础教育就是打好基础”这样的理解是没有错误的,关键是“基础”该怎样理解.将“基础”理解为解答语数外理化生等习题的基础,是对“基础”的“窄化”理解,在这一理解中“能力”就是做题的能力,甚至计算机、基本能力等科目也被“异化”为必须死记硬背的题目去学习.另外还有一种对“基础”的“短化”理解,在这一理解中,可量化的评比中得到的满足感被视为教育的成功,学科教学的价值被定格在高考的成绩上,教育质量等同于升学率.这是以牺牲教育更为根本的价值为代价的,是以牺牲孩子更长远发展为代价的.

基础教育的价值不应只是满足眼前的需要,更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未来的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幅度变化的时代,现境下的教育不应只是把继承和掌握人类历史上积累的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只是做原有知识的传递者显然是不够的.突出创新的基础教育才是合时宜的时代需要.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使人才观发生了变化,智力显得更为重要;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怎么发表展,创新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时代需要有创新精神合创新能力的人才.

那种将创新理解成重大的发明或发现而与基础教育毫无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小学生不能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不见得就没有创新能力.创新首先是一种意识,然后是一种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其将来的重大发明创造奠定基础.

雪化了是水,学生回答雪化了是春天就判错误.这是限制学生创新,束缚孩子思维的教育,怎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合创新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育很难培养出“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的答案.

有位专家拿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对比时说:中国老师提问一加二等于几,学生回答等于三;美国老师提问一加二等于什么,学生回答等于二加一并说明为什么.这便是死记硬背和创新思维的差别.

有一个作文题:“水滴石穿的启示”.很多同学立意为“坚持”“毅力”“勇气”,这是从“水滴”的角度思考,这并没错;又有的同学立意为“目标专一”,因为他将思考点放在了那一个点上.当然第二种立意更高明,走出了“闹区”,是创新的思维.

我们基础教育的践行者们承认没有培养学生搞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没有这个责任,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应具备这样的能力.

3.做科研型教师

教育、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有人把它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境界是实践——辛苦型.

第二种境界是经验——积累型.

第三种境界是科研——创新型.

第四种境界是学者——专家型.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曾经的出题、批改、讲评的教学形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必须要研究新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开展教科研.只有搞科研才能从前两种类型走向第四种类型.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要想在研究的道路上获得幸福感,必须有三点意识突破:

(1)、突破“科研是高深的研究”的错误意识.

认为教育科研是大学教授、科研部门专家的事,与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无关的老师,只知埋头苦干,以至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其实,基础教育是极富创造性和学术性的实践活动,我们中小学教师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天天置身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之中,扎根于教育科研的“沃土层”,面临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有着专职科研人员无法实现的优势.所以,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扎实研究,是完全可能大有作为的.

(2)、突破“功利性科研”的错误意识.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了鼓励和引导老师搞教科研,会把科研与评职称、评先进等挂起钩来,所以有些老师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种不失实惠的有名有利的活动.其实,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全在于出几篇文章,其核心价值在于我们能够通过教育科研转变观念真正能够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突破“科研只是形式”的错误意识.

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那科研确实是一空洞的形式.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几类:只有外貌,而没有实质;只有形态,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课题的申报,没有问题的解决;只有科研的口号,没有科研的实际行动.

素质教育是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然而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当仁不让,勇于担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