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54 浏览:10723

摘 要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本文浅谈创新能力的构建方式.

关 键 词 :计算机教学;激发;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Zhou Jingjing

(Ningbo Foreign Affairs School, Ningbo315000,China)

Abstract: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ci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of the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 main feature. This article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 Computer teaching, Excitation, Building, Innovation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提出的.基础教育肩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在中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的传统模式的束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构建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一)正确认识“创新”

一说到创新教学,很多人往往就会这样认为,凡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或者方法不一样的,就是创新教学,越脱俗,越离奇,越是没人做过,就越创新, 这,显然是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有人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作为教师,可以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前提下,把新知识、新问题结合时怎么发表展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不断地质疑与解疑,让学生逐渐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多给于学生活动和展示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空间,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空问.传统的课堂教学,讲究师道尊严,一切以教师为主,要求学生活动整齐划一.这种课堂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因害怕违反纪律,始终处于被动的紧张状态,不能心情愉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寓教于乐,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空间不被他人侵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允许有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教学过程中,切勿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备课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进度、分难易程度地授教 .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对此学科的兴趣.

(四)教师应注重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艺术和学法指导

1.要上好一堂计算机课,应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和个性特征来进行.高一计算机教学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包括指法练习以及五笔字型输入等;高二、高三在加强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更强调系统性和条理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它们的优点,进行组合、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所谓“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将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目的在于使他们能在计算机学习中应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把握教材,联系实际,促进进一步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充分掌握具体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难点,或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可进行进一步拓展,可设置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我还采用了“探索式”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就是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通过学生的认真探索,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也学习了以该知识点为中心的所谓“辐射区域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认识是构建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尽管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有了外因,但内因决定外因,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还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努力,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消化才能见效.那么学生要形成创新精神,要具备怎样的认识呢

(一)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都是清一色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跟着学作为教学模式.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心理,认为只有老师上过的课,才应该去学习、去掌握.一个人在最饥渴的状态下,才会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去寻找水源和食物,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和创新的主体、教师只是自己的引路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方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时,才会真正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二)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周恩来少年读书时曾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是有此目标激励,他励精图志,自强不息,终于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伟人.新时代的中学生也应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要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事实证明, 当一个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他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一旦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提高了成绩,就会激励他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就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三)有一个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发挥其主动作用和创新能力的方法也不同,不能干篇一律,照搬照套什么公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特点而悉心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就能及时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奠定学生学习的创新积极性.


(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 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 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活动,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组织比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师生配合是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的关键因素

教师、学生是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的外因和内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外因无法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不能得到外因强有力的支持, 则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也只能是句空话.关键是要师生配合,使内、外因相结合,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催化剂.教师应将情感融入教学中,满怀爱心和责任心去对待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课内是良师,课外是益友.而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情实意,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教导,就会加倍努力,用心、主动地去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好成绩又会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实践证明,当师生关系融洽时,教学就充满了和谐的气氛.教师挥洒自如,感觉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学生思维活跃,体会到学习进步的欣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又怎能不被调动起来呢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教师应营造一个能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的相对宽松的环境,创新精神关键在于主动参与,如果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心情得以放松,就有了主动参与、积极创新的可能性.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义,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

(三)形式多样,手段各异的教学实践是师生配合的重要形式

除了讲课,还可以进行计算机知识竞赛、中英文输入竞赛、网页设计等教学实践活动,在竞争刺激下,学生的创新活动是最积极主动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是以活动为相似度检测的,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学生只有投身于计算机实践活动之中,其创新精神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计算机教学发展到今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共识,而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正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前提.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且还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是为了不教.当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计算机从无兴趣、被动地学到有兴趣、主动地学; 由没有能力主动学到有较强能力主动学时,计算机教学就实现了形成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上不断创新.给学生一个创新自学的空间,培养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展终会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