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判推动区域合作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69 浏览:10478

7月30日,中日韩自贸协定(FTA)第二轮谈判在上海举行.第二轮谈判就货物贸易、怎么写作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便利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TBT/SPS)、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了磋商和交流.

自1999年,中日韩领导人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启动中日韩合作进程以来,建立三国自贸区一直是三国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201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东亚峰会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作为亚洲经济的支柱,中日韩三国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据统计,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东亚GDP的90%,占亚洲的70%,2012年三国的GDP合计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左右.与此同时,三国也是全球贸易大国,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3294亿美元,中韩贸易总额2563亿美元.2012年三国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268.88亿美元,占全球的8.3%;流出量为1998.25亿美元,占全球11.8%.

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将被整合在一起,同时也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的自贸区.而中日韩三国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也将使三者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和深具潜力的市场.

就中日韩三国而言,中日韩从宏观经济联系和微观企业往来层面都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条件.在过去10年间,中日两国贸易和中韩两国贸易的结构逐渐趋同.在中日两国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本的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贸易方式,大部分为日本在华企业产品出口,属于产业内和公司内贸易.而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也逐步从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半成品或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也日益普遍.中日韩产业优势互补成为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基础.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中国的竞争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当一个传统的出口市场可能出现萎缩时,找到新的具有广阔成长空间的出口目的地就变成了很迫切的任务.中日韩三国恰恰就具有彼此互为出口市场的潜力.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额仅占3国对外贸易的11%左右,相互间投资额也仅是3国对外投资的10%.这意味着三国自贸区是一个可以迅速整合且开发成本低、收益预期高的共同经济空间.中日韩三国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正沿着自贸区道路走向共同繁荣.


为了改善各自的经济,提升东亚竞争力,中日韩三国都需要建立FTA以彼此促进.中日韩FTA的形成必将提升三国总体的福利水平,具体对于中国而言,则会提高国内的经济效率并催生新的市场.据预测,中日韩自贸区如若建成,中国的GDP将获益1.1%至2.9%,日本会获益0.1%至0.5%,韩国则将获益2.5%至3.1%.

在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中韩两国发表了面向未来的联合声明,指示两国谈判团队加强努力,使中韩自贸区谈判尽早进入下一阶段.加速的中韩FTA谈判很可能会先于中日韩FTA完成.

就具体谈判而言,日本的敏感产业有农业、钢铁产业、能源产业、造船产业、怎么写作和纺织等加工工业.韩国的敏感产业有能源产业、服装和纺织等加工工业.中国的敏感产业则包括化工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金融业、零售业、中高端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对于日本和韩国而言,产业及出口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也呈现出两国在谈判中博弈的难度不小.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在克服障碍中向前发展.此次谈判结束后,下一轮磋商将于年底在日本举行.

(本刊编辑部摘编)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