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275 浏览:61451

摘 要: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部署,这对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平稳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部署,这对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平稳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政治稳定的理论保障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在地区之间、全球之间的交融趋势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潮在我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是无法避免的.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引导权.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件.当前,一些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导致人们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形成了严重的削弱影响.比如新自由主义思潮鼓吹资产阶级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此类错误的社会思潮,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思想保障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过程中,多种利益主体伴随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关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公有制、私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下,必然会出现社会思潮的多样多元,而不同的社会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1]所以,当下我们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面向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策和措施上解答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发展上的困惑,解决当前广大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持久发展.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筑牢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物质基础的思想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党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要筑牢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信念.只有万众一心,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目标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排除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排除腐朽文化对社会生产力的侵蚀,建立科学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促进文化大繁荣的迫切需要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社会观念的精华、批判落后错误的思潮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也是在不断的与同时代的各种思潮进行对话和论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与时俱进的新成果,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汲取各种进步的社会思潮的思想观念,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在总结新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不断开辟新的理论境界,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中国经济改革越是深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挑战就越严峻.从长远来看,以文化建设和精神重塑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提升是一项艰巨的战略性课题.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文化长城.

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开拓和创造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文化和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尊重历史文化”等思想、并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来指引中国革命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不同文化派别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倡导自由公平的文化发展氛围;对于文化理论问题,提出要坚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坚持说服教育;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社会思潮的研究,并把社会思潮的研究和引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新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对社会思潮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论述表明了中国人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演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引领社会思潮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其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牢牢掌握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夯实中国人自己的思想文化基础,才有可能在国际思想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实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势必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不同的社会思想也会空前活跃,互相交融、互相激荡.当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通过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导、整合和规范作用藉以统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4]

总的来说,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积极健康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在各种社会思潮的诱惑和驱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出现了诸如信念动摇,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等问题,这些失范对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所要构建的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各种社会思潮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并对那些带有剥削阶级利益的腐朽思想、消极丑恶的生活方式和落后反动的社会思潮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抵制,决不能任其泛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凝聚共同理想,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个价值取向目标,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