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公共财政民生支出管理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936 浏览:82930

【摘 要】乌鲁木齐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资源主导的经济结构等原因,在政府行使其职能时必然有别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乌鲁木齐市经济水平快速提高,财政支出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局面.十二五规划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财政分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1].民生支出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民生类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为8.1%,特别是2006年增长较快,达到了29%,说明乌鲁木齐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了可喜变化,但民生支出中的结构不均衡、保障程度仍然很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保障需求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乌鲁木齐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状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对促进乌鲁木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泛[2].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财政民生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状,提出民生支出的有关问题,进而提出优化乌鲁木齐财政民生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民生支出;优化效率;跨越发展

一、引言

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乌鲁木齐2002年—2011年的人均社保支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人均科学支出以及这些指标在整个财政支出所占的百分比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找出它在新疆经济、全国经济所处的位置[3],进而发现我们自身发展的成绩或不足以及与兄弟省会之间的差距,考虑到与全国、其它省会的可比性,我们在横向比较时,主要采用了相对指标,为了避免指标在各个年份忽高忽低对发展趋势的影响,我们对各指标进行了近十年的简单算术平均.

二、乌鲁木齐财政民生支出的现状

无法完成整个数据的运算工作,至此因2007年的统计口径变化,导致报表中的民生类的社区怎么写作一项只在2007年以后才有,本人选出了民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医疗、科技、社保来完成乌鲁木齐民生类支出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1.乌鲁木齐公共财政民生支出的横向比较

(1)乌鲁木齐[4]、新疆[5]、全国[7]人均社保和就业支出比较(见表1)

(2)乌鲁木齐[4]、新疆[5]、全国[7]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比较(见表2)

(3)乌鲁木齐、新疆、全国人均教育支出比较(见表3)

(4)乌鲁木齐、新疆、全国人均科技支出比较(见表4)

(5)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的比较分析(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与北京、上海相比,北京、上海的人均教育、科技、社保、医疗支出比乌鲁木齐高4~8倍;与杭州、南京等发达地区比较,是乌鲁木齐的人均教育、社保、医疗支出的1~3倍,其中人均科技支出和南京大体持平;与郑州、武汉中原省会比较,郑州、武汉的人均教育、科技、社保、医疗支出比乌鲁木齐高大约一倍.与西部省会比较,乌鲁木齐的教育支出比南宁高,科技支出比所有的都高出1~2倍,而其它方面则仍低于其它省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说明从人均公共民生资源占有上,乌鲁木齐的公共性民生支出落后于全国大部分省会.因此要实现均等化的民生目标,政府还应组织财力向民生项目投入更大的支持.

资料来源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乌鲁木齐公共财政财政民生支出的纵向比较

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社保就业支出保持部分年份增长,但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些年份呈下降趋势,内部结构有不合理的地方[8].表6是2002~2011之间十年科技、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在每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及其四大块民生支出在总的财政支出的总比重.

注:因2006年预算口径变化,将2006年前的项目按新口径做了调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归为社保就业.同时将2002年-2004年中的科技三项费用并入科学支出,因为科技三项费用本身就是科学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乌鲁木齐民生类支出结构分析

1.社会保障起点低,总量虽然增长,但其保障程度仍然很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保障需求[2]

如果不考虑个人和企业交费的部分,单纯由财政承担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除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2002年的人均112.34元,上升到2011年的人均681.44元,上升幅度很大,但保障程度较低.与其他省会横向比较,乌鲁木齐的民生支出总量增长快,但其高增长主要是由于乌鲁木齐原均保障水平低,如2006年乌鲁木齐最低生活保障为256元/月·人,而北京为350元/月·人,内蒙古为280元/月·人.

2.乌鲁木齐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部分相对较低

2004年,乌鲁木齐人均社保支出是81.40元,低于新疆人均30.49%.低于全国人均25.71%.乌鲁木齐人均教育支出249.26,低于新疆人均25,47%,仅比全国人均高0.03%.乌鲁木齐人均卫生费用61.24元,低于新疆62.13%,低于全国人均4.6%.

3.教育支出中,和新疆和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大体持平,一直保持增长趋势,部分年份高于新疆和全国平均水平

但和省会城市比较,教育支出明显有差距,特别是和发达城市相比,总量和人均都有很大差距.在2011年,乌鲁木齐人均社保支出是268.91,而北京是1757.70,南京是670.51,是乌鲁木齐的2~6倍.科技支出的绝对量在增长,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从2002年到2011年,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0.22%上升到1.24%(见上表),在推进“科技兴新”战略方面,财政支持是积极的,这也与乌鲁木齐目前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一致.

四、调整和优化乌鲁木齐市财政民生支出的几点建议

1.加大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随着经济增长,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越发重要,而现有财政支出中,教育、科技、医疗的比重有下降趋势,这不利于乌鲁木齐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是财政长期关注的方向[3].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2%~15.3%,乌鲁木齐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17~18.98,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内地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教育成本相对较低,而乌鲁木齐是多民族语言教育,教育成本高于内地,投入教育的除政府出资外的民间资本要少于内地,因此,考虑上述因素,乌鲁木齐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应该稳步增长.


2.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支出

乌鲁木齐的保障水平很低,增长速度一般,有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与民生建设目标差距较大,社保和医疗投入既涉及政治稳定,又关系到刺激内需和经济增长,应当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目前乌鲁木齐社保支出的比重平均约为7.39%,医疗支出约为3.98%,大约总共为11.37%,远低于全国水平,因此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量.

3.加大对具有社会长远利益的公共和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保证社会的重点指出

科技和教育是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稳定在乌鲁木齐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工作,也是公共财政必须重点保证的领域.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优化教科文事业支出结构的同时,逐步提高财政对公益性教科文事业的保障程度[6].

一方面确保财政教育、科技投人达到法律规定的增幅.

另一方面在对各项教科文事业的投人上,根据国家教科文事业发展的政策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区分重点与一般,实行有区别的投入政策.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