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941 浏览:7237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主要指培养学生自主而独立的学习能力.它不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训练过程,不能搞突击,不能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揠苗助长.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教学感悟.

一、激发兴趣,重视演示

教师的教学就是要使教学内容的输出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达到最佳匹配,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同老师的指导处于共振状态,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正进入青少年时期,在心理、生理上趋于半成熟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记忆清晰,其智力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观察理解水平比小学生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观察事物的某些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去想象它的变化规律.但也有可能出现观察不全面、程序不恰当,过早地下结论等缺点.学生的注意力也日渐处于相对稳定而持久的阶段.能把注意力集中并稳定在那些直接或间接兴起而具有意义的数学现象的学习上.

如:学习函数性质时,通常由图像探究其性质,画函数的图像,一般采用先描点而后连线法,描出的点越多,画出的图像就越准确.但是,手工操作有时很难画出准确的图像.如借用现代教学手段,用计算机准确将函数的图像演示给学生,将会激发起好奇心,启发其观察、比较,提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图像各有什么不同的疑惑,演示出一次函数各种条件下的图像,引导其猜想,归纳函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积极钻研科学知识的热情.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中的运动变化类问题等用计算机演示,更方便、直观地展现数学美,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数字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一种宽松而严谨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按提纲自学课文,课堂预习提纲与单元提纲相结合.提纲和教材相结合,使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组织学生抓住要领、重点、难点去自学.当然,让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刚点燃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基础得以巩固.在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及掌握了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不发提纲,改为学生自己自学,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信息,力求独立

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为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考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平时要有一系列各种层次的效果测试题,恰如其分地考查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针对学生自学中反映出来的差异,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展开课堂讨论,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使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强信息反馈,加深对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掌握.如数学中的定理用语非常精确:“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可否将“平面内”去掉?没有这样的条件,又是什么情况呢?“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可否将“同圆或等圆中”去掉?没有这样的条件,又是什么情况呢?

当然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除教师提出的问题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分析、讨论、解释以及最后的定论.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总之,通过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并且从依赖性到自主性的转化.学生有了一个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现代化的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