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62 浏览:140943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子文化,受到社会和校园文化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从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起,就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 存在问题 策略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主要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班级学生为主体,以班级价值观念、物质环境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具有凝聚、约束、引导、教育、激励等功能.其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活动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下面笔者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近几年来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实践活动为例,从问题入手,就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职教育自身特点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还是使用普通高校的思想教育方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特色,基本是以班主任或辅导员为主,按照学校工作要求,顺势而为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而缺乏对班级文化规律性和学生主体需求的了解,仅仅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看成一项班级管理工作,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文化渗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引导作用.

(二)班级文化呈活动化倾向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不少人会将班级文化理解成为开展各种活动,加大对班级行为文化和与之相关的班级物质文化的投入.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特色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形成一种班级氛围,但是却忽视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未能深层次地去开发和挖掘班级精神文化,使班级文化失去了“灵魂”.


(三)班级学生难以形成集体合力

高职院校学生各方面素质差异较大,他们较多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较差,从而影响了班级文化,尤其是班风、学风、舍风等方面的建设,进而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四)缺乏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总结近几年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我发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非常重要,有效而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对于班集体成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现今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却缺少目标的设定,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内涵都未从一个较高的认识高度去思考,没有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对于班级学生成员的影响力.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创建特色品牌班级

作为辅导员,我们应先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讨、协商、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确定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创建品牌班级,并在此基础之上,制订各班级各阶段、各学期的目标.班级目标不仅是为了反映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也要符合班集体的目标,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

(二)创新文化形式,开展各类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学生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之一.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情感.每个学期我们都应开展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各项比赛等,从而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思想.

(三)加强指导,提高职业认同感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促成职业的认同感.高职班级职业文化建设应注重学生职业情感的培植和职业道德的养成,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四)完善班级制度,实现管理方式

在大一新生入学之际,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在班级建立之初,结合学校有关制度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制定出适合本班级的班规规划.班级规划是班级的有效法律文件,需要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抓好落实和执行,并且要在班级内长期坚持,而不能将班级规划变成一纸空文.

(五)以活动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指班级所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精神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辅导员正确地、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在班级成立之初,我们就应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等,从而形成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

总之,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各专业的特色,建立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探索与实践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而推动高职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