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775 浏览:120946

摘 要 :中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的研究以年报、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调研资料为依据, 以实证方法为工具, 以揭示发生规律、提供经验证据为目的, 针对自评报告的格式、内容、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讨论.文章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规则、内部控制评价及审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梳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评述, 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关 键 词 :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 规则 评价 影响因素

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再到2010年4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出台,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业已成为内部控制研究中的热点.纵观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的研究, 可以归纳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规则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及审核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四大方面.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规则研究

我国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规则最早出现在金融类上市公司, 大量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处于自愿性披露阶段.美国的SOX法案出台后, 中国学术界开始了是否制定规则、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讨论.

朱荣恩、应唯(2003)从美国SOX 法案404条款出发, 在研究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及SEC提案和AICPA 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 指出应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明确要求, 并建立起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时间、范围等在内的评价规则.

周勤业、王啸(2005)从美国SOX 法案以及SEC出台的有关规则出发, 研究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中的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问题,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制度背景, 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视角指出我国需构建包括披露内容、评价及审核标准在内的一整套披露规则.

陈敏、邵志高(2008)针对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缺乏硬性要求、格式和内容不详细、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以及责任主体不完全到位等问题, 提出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的建议.

二、内部控制评价及审核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及审核是制约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界定的差异以及评价标准选择的不同而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周春喜(2002)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多层次指标体系, 讨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并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综合评价, 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

李晓燕、田也壮(2008)在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下, 以新《企业财务通则》为蓝本, 吸收COSO 框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先进理念, 将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的确立有机结合, 创建了持续改进的我国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 力图解决国际公认的评估标准在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和实践操纵层面上的应用问题.

张龙平、朱锦余(2002)针对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审核报告业务, 指出内部控制评价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审核业务, 应从内部控制评价的性质、范围、目标、评价标准、责任划分等方面探讨与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的理论问题, 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相关鉴证准则的制定和实务工作提供参考.

王立勇(2004)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来构建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数学分析模型, 利用该模型计算程序的可靠度和系统可靠度, 为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一种客观的分析框架, 从而判断内部控制的效果, 为管理层更好地设计、分析或评价内部控制以及改善审计师的内部控制系统鉴证工作提供参考.

骆良彬、王河流(2008)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解为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再结合专家打分, 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模糊映射, 为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上市公司年报为依据, 从内部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角度进行研究.

李少轩、张瑞丽(2009)随机选取2006年167家上市公司的年报, 通过建立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受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质量和审计相似度检测等因素的制约, 而公司治理、公司规模则不具有影响力.

林斌、饶静(2009)以2007年沪深两市主板1097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内部控制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立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以及有再融资计划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而上市年限长、财务状况差、组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则不愿意披露鉴证报告.

四、简评与展望

我国有关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起步晚, 受美国规则及国内实务的影响较大, 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规范研究范围内,应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方面的实证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的研究是完善内部控制强有力的保障.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披露内容和格式统一性研究;第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从这些方面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和扩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