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中农民形象的塑造探析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68 浏览:57563

摘 要: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关于农民问题的作品在鲁迅的小说里占着特殊显著的地位.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鲁迅对于农民问题所给予的特别的注意和这个问题在近代中国所占的特别重要的位置是正相适应的.

关 键 词 :鲁迅 小说 农民 封建文化

鲁迅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尤其是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使鲁迅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大多倾向于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下面我努力试着从鲁迅小说的创造动机、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刻划人物形象的技巧、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小说的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来理解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

一、从创作动机看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他的创作与他年青时的“梦”的关系: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等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其实,鲁迅的小说都有他那不能忘却的“梦”的痕迹.由于鲁迅的社会关怀太强烈,所以,他不可能是为文学而文学的人,再加上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鲁迅虽然对西方刚经历了的世纪末文学思潮非常了解,但他显然不可能走那条道路,他更多地是接近俄罗斯和东欧文学,而他又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文学当然很了解,也受了这些国家一些作家的影响,他自己曾说喜欢妥斯绥耶夫斯基.我觉得他受妥氏的影响或者说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于:一方面是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灵魂的关注,在他的所有小说里面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响.

二、从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看

鲁迅一针见血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如《故乡》中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身受的压迫忍辱受屈逆来顺受.鲁迅憎恶中国人的奴性性格,更憎恶他们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鲁迅深深地憎恶国民的奴性性格,他极力反对卑怯者半死半生的苟活,深切地期望人们能挣脱文化传统的禁锢,有真正的人的生活,真诚地期盼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真正争取到做人的资格和权益.

三、从刻划人物形象的技巧看

首先,运用对比手法刻划人物形象:作者在刻划闰土这一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从外貌对照、动作、语态对照、思想、精神对照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通过对比,把一个勤劳、善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闰土全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其次,注意细节描写:在《祝福》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刻意传神地画出了祥林嫂的眼睛,使读者能够透过她那传情的眼睛来洞察她的内心世界,体味她复杂的思想情感,揭示了祥林嫂在特定环境下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吞噬人的灵魂,扼杀人的生命的本质,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具有社会共性的典型文学形象.

还有,衬托手法的使用: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作者刻画的重点对象,而在祥林嫂的四周,却站立着无数个有悲剧命运的女性,祥林嫂悲惨命运正是在这些女性衬托之下,才更显其悲了.

四、从小说所取得的社会效果看

鲁迅的小说表明,农民所受的苦痛,不是这些肉体的苦痛所能完全包括的.农民有许多苦痛,远比直接的肉体的苦痛更可怕,更难忍受得多.鲁迅的小说善于展示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写他们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还以更多的笔墨描绘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思想毒害下的精神状态,揭示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主义革命觉悟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环境已迫使被压迫的人民走到绝境,他们不是起来改变现在的生活地位,便只有走向死路.


五、从小说的文学价值看

鲁迅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和他以前以及他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他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的,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他是真正从“下面”、从被压迫人民的角度来提出反封建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鲁迅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带着更深刻和更彻底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决定着当时鲁迅的作品,其中也决定鲁迅的小说《呐喊》与《彷徨》的全部面貌的.如前面已经指出过的,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

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多,我们为什么会特别喜欢鲁迅的小说呢?一方面,除了他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外,另一方面,就内容方面而论,虽然同为现实主义,他更多地是关注的人的灵魂,尤其在他写农民的小说上.曾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等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