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偏误与修正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30 浏览:19089

摘 要: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生态文学批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理论的应用,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还存在精神资源的庞杂和批评话语的空泛、哲学根基的薄弱和终极追问的乏力、批评方法的单调和切入路径的因袭、文本细读的不足和审美体验的隔膜、典型文本的稀缺和批评视野的狭窄、批评主流的漠视与批评力量的不足等问题.针对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现状,理论界应当进一步梳理研究中西方生态精神资源,确立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生态理论基点,注重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性转换,拓展生态批评的国际化视野,凝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作出生态文学及其批评的贡献.

关 键 词 :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偏误

基于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驱迫,面对逐步繁盛的生态文学创作,作为生态文艺理论的实践形式,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走过了20余年的探索之路.应当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生态文学批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对于生态文学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文学作品的各个体裁;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生态蕴涵的论著涵盖了古今中外文学领域的许多方面;生态文学研究突破了作品评论的单一路向,出现了关于文学现象、文学环境的生态研究;支撑开展生态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逐步明晰.可以说,在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这个维度上,无论是狭义生态文学评论,还是生态视角下广义生态文学甚至是非生态文学的生态学关照,抑或是关于文学现象、文学环境的生态研究,20余年的努力应当说已经基本具备了从史论的角度来观照的空间.


但是,作为理论的应用,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还存在一些需要梳理、分析和修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指摘和评析,是推动中国生态文学批评加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概括地讲,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目前尚存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精神资源的庞杂和批评话语的空泛.

生态文学批评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驱迫下关于生态文学作品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揭示生态危机的人文根源,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的精神资源既有中国古代关于天地自然的冥冥玄思,更有对于启蒙文化反思和批判的西方生态学.这些精神资源产生于中西不同的文化系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其中的观点丰富庞杂、交叉矛盾,必须辩证地加以辨析、吸收和利用,简单的继承和移植必然会因时空的变换、面对问题的不同而古今不符或食洋不化.

就中国古代生态精神而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儒道哲学重要的基础范畴,也是当下生态批评者借鉴最多的两个概念.“天人”关系,实际上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何谓“天人合一”,张岱年先生曾讲:“中国哲学之天人关系论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两意义: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①同时,张岱年先生还曾讲:“讲天人合一,于是重视人与自然的调谐与平衡,这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但比较忽略改造自然的努力.讲知行合一,而所谓行主要是道德履践,于是所谓知也就主要是道德认识,从而忽视对于自然界的探索.”②在这里,张岱年先生既讲到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生态意义,也涉及到了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基因.那么,如果追溯一下“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应当说,它主要体现了人类文明早期对于自然的恐惧、敬畏和顺应的普遍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今天看来契合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但是,如果简单地以此作为生态批评的准则,恐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其中最可悬疑的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与生态的问题.生态批评反对科学工具理性,反对科学至上观,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因为科学至上带来的生态危害而反对科学,则一定会招来合理的质疑,因为在我们这个现代化后发国家,、科学的现代性吁求还是一个未竟的艰巨工程.

相对而言,“道法自然”比起“天人合一”来,生态意义更为直接.在先秦道家看来,天地人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人和天地万物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本源,这就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道”.在“道”和天地人之间,它们的关联顺序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有万物本源的含义,也有“自然而然”的准则的含义.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对于道家哲学之“道”曾有过清晰的诠释,他指出:“对道家来说,‘道’(或道路)不是人类社会中正确的生活之道,而是指宇宙的运行之道,换言之,即大自然的秩序.”③由此推论,“道法自然”实际上表达了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自然”有其自在的、自然而然的、先于天地人而存在的规则和秩序,天地人只有遵循这些规则和秩序,包含天、地、人、道的自然才能平衡和谐.但是,这个“自然的秩序”是什么?道家哲学没有也不可能给出清晰的答案.同时,如何才能做到“道法自然”,道家的途径是清净、无为、退隐、出世.那么,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境遇中,道家的“法自然”的生态观念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恐怕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道家哲学几千年来尽管很少成为统治集团的主流思想,但还是薪火不灭、得以传承,其原因在于其清净、出世的思想实际上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一个仕途不畅、精神压抑时精神超越的理论支撑,提供了一个保全精神的逃遁途径.思想史告诉我们,能够做到退隐、出世、清净、无为的文人志士,其心路历程基本上是先进后退,先入后出,先喧后静,先为后无为,一句话,道家的追求是有条件和境界的,贩夫走卒无所谓退隐出世、清静无为,因为在思想史上他们本身就是沉默者.由此可见,生态批评在道家哲学中挖掘的生态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理想,一种超越意识,而不是一种可以完全照搬的实践途径.不错,生态批评所推崇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旅是一个倡导简朴生活的生存实验,陶渊明的归隐则是保全独立人格的精神升华,他们的生态意义在于让后人看到了精神超越物质的境界,这是精神倡导,也是行为示范,而不是简单的逃遁或避世,“道法自然”的生态精神要求知识分子既要清静也要有为,知识分子的彻底退隐带来的将是更为严峻的精神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