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作用与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889 浏览:47669

摘 要:孔子是先秦儒学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他还主张中和之美,他将这种思想与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对我国后期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 键 词 :孔子,文学批评,内容与形式,中和之美,影响

先秦文学学术的特征是诸子立说、百家争鸣,先秦文学批评思想虽然呈现多元化格局,但只有儒、道是贯穿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脉.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于孔子,经孟子、荀子等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一个历史动态系统,先秦儒家学派只能说是其创生阶段.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的思考天下兴亡的问题,“庶子不议”的观念被打破,“处士横议”的风气横行.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为思想多元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孔子是先秦儒学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孔子创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延续承传了周礼的礼乐文明和仁爱精神.孔子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十分重视诗和乐,认为诗乐的学习有利于道德品质的修养.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起也,孔子明确把“诗三百”作为儒家人格道德修养的起始教材.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学是在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之言语表达上的重要意义.这样,文艺审美,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孔子的文艺思想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同时也涉及文艺的批评标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等问题.

孔子主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质本指人的外在仪表和内在品格,“文质彬彬”是要求人既要具备高尚的内在品德,又要具有符合礼节的仪表.但是,孔子关于文、质并重的论述一样可以运用在他的文艺理论之中,质可以指文艺作品的内容,也可以之文章质朴,文可以指文艺作品的形式,也可以指文采.孔子很重视言辞的表达,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没有外在的言辞,他人无法准确了解自己内心情志,而言辞没有好的组织,表达不准确深刻,是无法在现实中和他人交流沟通的.

孔子对言辞的重视并不表明孔子是形式主义者,实际上,孔子厌恶语言花巧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又说“巧言乱德”认为花言巧语的人缺乏人心,惑乱德行.孔子对形式的重视是出于准确深刻表达内容的需要,所以孔子一方面说:“辞达而已矣.”认为言辞充分表达出人的思维内容不够了,另一方面又要求“信,辞欲巧”,独到深刻的内容还需要有效的外在形式去展开.

孔子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论述,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并在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孔子还主张中和之美.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中,适中,折中;和,平和,融和.中和的出现非常久远,《尚书*尧典》中已经有“八音克谐”、“神人以和”观念的出现.此后中和的思想延绵了几千年,既是儒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也是儒家的基本美学思想.

孔子在他的思想中贯彻中和之道,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谓中“行”,是指言行举止符合中和标准,而狂者,狷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和中和标准,狂者太过,狷者不及.他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是完全的一致,集合之后,只有数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而“和”是矛盾的统一,集合可以互相得到提高,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当然无所用处.“中”与“和”是统一的概念,“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而能做到“和”,自然也达到了“中”《论语*先进》中载孔子语:“过犹不及”超过与达不到都不是完美的状态,这就从否定的角度表达了中和思想.

孔子将“中和”思想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形成了儒学以中和之美的审美评价标准.在评论《诗经》时,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批评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本意是描写牧马人神情专注的姿态.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学政治、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思”可以理解为语气词,无实际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思虑”,对“思无邪”理解的关键在于“无邪”,《论语集解》引包咸对“无邪”的解释,谓之“归于正”,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解释此句时说:“论功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所谓“正”,是与“邪”相对的,不邪僻,不走极端就是“正”,所以,“无邪”体现了中和的观念.

孔子的中和思想还表现在他的创作论和情感论之中.孔子认为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上应该适度,符合温柔敦厚的原则.在评价《诗经》的《关雎》篇时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即表达了情爱的欢乐,又没有过分到失当的程度;有淡淡的哀伤,而没有过于激烈的悲伤,在情感表达上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肯定了文学的情感表达,赞许诗的乐和哀,但又认为抒发情感是应该有节制,不能太过.后来的文学创作虽有“发愤抒情”的传统,不过孔子的中和思想仍有极大影响.

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涉及广泛,自成体系.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孔子的文学批评对后世的影响的非常深远的,其关心现实,服务政治的文艺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