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13 浏览:45502

摘 要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有活跃的思维、浓厚的兴趣、高涨的学习情绪、主动的学习行为等,这都与他们健康的心理有直接关系.倘若他们心理情绪不受压抑或处于正常状态会有利于他们积极求学,如果心理受到干扰或遭受打击势必影响他们主动学习的心态,往往表现出抵制或排斥学习.这种“学习不作为”现象有缘于心理因素.没有好的心态,就没有好的健康,我们常说“心态决定健康”.

关 键 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健康是从心开始,只有心理健康了,学生才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风貌.

一、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

温馨的学习氛围,对一个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有了温馨的学习氛围就好比我们在温馨的家里吃团圆饭一样,人会不由自主地多吃几口.如果没有这种氛围,人根本就没胃口,没心思去品尝.学习同样如此,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心里就会产生厌学情态,总觉得学习不轻松、不快乐,常给人带来烦恼.

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我们老师应当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把学生就当作自家的孩子来看待;不要一踏进教室门,就紧绷着脸,两眼冒着凶光,嘶声痛斥:“坐好!谁还在说话等”树这个“威”有必要吗?我们是来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而不是来审判他们的.学生敬畏你不是你骂得有多么凶,吼得有多么狠,而恰恰是老师以爱心滋润童心,以尊严赢得了敬畏的效力.


不用说,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用心贴心,用情融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温馨的学习氛围.

二、搭建和谐的对话平台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它要求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对话关系,只有建立起这种关系,语文教学才富有活力,充满生机.只有对话,才会有情感交流,才能加深彼此理解;只有对话,才有思想碰撞,才有智慧的火花绽放;只有对话,才能体悟出真情的炽烈;只有对话,才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才能使心与心贴得更近.语文教学就是要为交心、融情、长智、立志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凸现生成性和创新性的东西.

不要将“对话”曲解为“低三下四”或“有损神威”,不要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这样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的与你接触?怎么能使你的语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呢?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是很弱的,他们学习不好,我们不能常加压,而要想办法减压.我们当老师的要作他们的知心人,常走近他们,耐心听一听他们的心声,敞开心扉弯下腰来帮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教师更要以长辈的身份关爱学生,要经常鼓励安慰他们说:“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况且语文学科不是一个用分数就能衡准一个人的发展潜质的,只要努力学,成才的路是很宽很广的.”只要我们细心安慰,真诚鼓励,学生心理的疙瘩就会解开,会重新燃起奋发有为的勇气.

三、培植个性发展的土壤

人是有个性的,而科学的教育往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可有人总拿一把标尺来严格规范他们,使他们长期在“框式教育”之中生存,你说他们能有“一枝独秀”的特长吗?规矩是要有的,但迂腐的、陈旧的规条要不得,那样会把人束得不像个人样,失去了一种灵气和锐气.教条式的规矩,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甚至会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

语文教学更要呵护学生个性智慧的展露,也许在你的精心培育下他将来很可能是个思想家,因为他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识.培植学生个性发展的土壤,我们教师是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发展空间,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吐真言、流真情、露真心、展真志.这样做是符合他们心理意愿的,也满足了他们心理期望值,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我们要让人文性彰显得突出、新颖,就必须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用自己心去体悟去诠释.有个性,才有创性,不然创新从何而来.所以,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拓展更宽更广的个性发展空间,因为“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驯不里马.”我们应当明白,抑制个性就等于压抑心理,个性培养实际就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