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新闻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26 浏览:17487

近几年,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新闻媒体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民生新闻呢?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诉诸情理二字,拉近媒体和观众的距离.

一、深化民生新闻的本质,强调公共怎么写作性

民生新闻应加强新闻内容质量,深度挖掘新闻题材,强化“公共怎么写作性”,把“民生”放在“国计”高度进行报道,加强新闻报道的亲民性、为民性、尊重百姓的需要,培养公众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化进程.“民生新闻”必须真正领会与贯彻党的“三为”方针,在反映民情民意的同时注意正确引导舆论,从而扩展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

“民生新闻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注重用事实说话,用过程说话,用细节说话,用政策法律说话.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快捷而真实地传递信息,其本质属性是当好喉舌,维护本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利益.”民生新闻在展示社会矛盾,开展舆论监督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首先,由于客观条件和改革配套措施没有到位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对此类矛盾,一方面要准确设置议程,敦促政府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早日解决,另一方面要对受众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让其能够理性地看待矛盾.其次,由于社会转型期群众和社会习俗相对滞后形成的社会矛盾,对这类矛盾要发挥媒体自身教化功能,引发群众的社会讨论和自我教育.民生新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类型的社会矛盾才能营造公正、平衡、真实、全面的媒体环境,疏解受众情绪.


二、倡导“平民化”,杜绝“媚俗化”、“庸俗化”

避免大众文化过度僧越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并不意味着囊括所有的生活表象,尊重现实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平民理念与深度报道两者缺一不可,批判与审视不可或缺.民生新闻反对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这就需要完成对自身功能的再发现,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人文主义.

民生新闻必须以人为关注对象,以尊重人的尊严、权利、价值为出发点,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民生新闻杜绝大众文化的过度越位,传媒如果一味地追求猎奇与娱乐化,就会淡化新闻舆论的社会引导功能,就意味着自我放逐,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和需要,媒介的公信力将会受到严重侵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新闻媒介的天职,新闻的价值本质是为社会提供及时、客观、敏锐的环境信息.同时新闻传媒也是美育的阵地,理应追求高品位,弘扬主旋律,大力传播现实变动中崇高美的品格以引起社会共鸣,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受众,引导他们的审美活动健康地发展,激励百姓“按美的规律”去开拓进取.

三、固守“人文关怀”的本质,树立文化品位

民生新闻的基本理念是平民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民生新闻应坚守人文精神的核心,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刻意追求猎奇、娱乐新闻,避免民生新闻大量同质化,媒体应不断拓展选题空间,将触角更宽更广地伸向以前未涉及到或几乎不涉及的领域里面,全方位地挖掘更新更吸引的新闻选题,从而制作出更好的民生新闻.比如:添加文化类民生新闻,将文化类民生新闻的“雅”和家庭琐事类民生新闻的“俗”相结合,会使民生新闻更有看头.

民生新闻要有独立精神,与社会现实、利益集团、流行文化保持适当距离,“在终极目标关怀下提供建构式的选择”.这就要求民生新闻的工作者不仅要重视信息的有用性,更要重视信息的专属性,树立当地居民的文化品位与意识,把人文精神渗透在信息从生产到传播的各个环节中,鼓励新闻从业人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首要标准.

四、重构民生新闻的话语,拓展公民的话语空间

在民生新闻中重建公民话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上到下授权,赋予农民与市民相等的权利.“这不仅包括政府通过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的角度鼓励农民参与国家经济、政治事务的管理权力,还应包括大众传媒给予农民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媒介资源的分配必须平等地对待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

拓宽议题的内容,关注市民及农民的心声.关注市民、农民的所思所想,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民生新闻应承担起弱势群体代言人的角色,及时地、客观地反映市民和农民的愿望与呼声.

宣传市民和农民的典型人物,强化榜样力量.关注他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关怀.

民生新闻的发展体现了普通百姓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为其反映自我意愿提供了交流的舞台,特别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更贴心的关怀,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巨大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