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现状与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60 浏览:155970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研法、对比分析法对河南省代表团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所取得的成绩及优势项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提出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在培养管理机制、后备人才培养网络、教练员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为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整体水平的提高献计献策,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高校竞技体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AnalysisandThinkingonthePresentSituationofCompetitiveSportsDevelopmentinHen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WUJianWANGGuang-taoYUEChao

【Abstract】Withthemethodsofdocumentary,interviewinvestigationandparativeanalysis,thispaperanalyzesofHenandelegation’sachievementsandadvantageonnearlythreesessionsoftheuniversiadesoastoprehensively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petitivesportsdevelopmentinHen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tputorwardthattheproblemsofpetitivesportsinHen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existintrainingmanagementmechani,reservepersonneltrainingworkandthelevelofcoaches.Itputorwardsom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oprovidetheoreticalbasiorthehealthydevelopmentofpetitivespor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ourprovince,fortheimprovementofoveralllevelandpromotinghealthydevelopmentofpetitivespor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petitivespor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alysisonthepresentsituation,exist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research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吴健(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GH-355)

1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育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竞技体育令人振奋.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在世界树立了体育强国的地位,由此掀起了一番“体育热潮”,这对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高校竞技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它是多元化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从198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始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河南省是我国较早被批示试办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省份,经过了几十年的试办过程,1988年首次在河南大学组建篮球高水平队伍,随后在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六所院校组建其他项目高水平队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竞技体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体制和管理上的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影响了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长期发展.本课题旨在全面了解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找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措施,为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献计献策,为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及其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参赛项目及运动成绩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多篇关于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与发展策略相关的文献.

2􀆰,2􀆰,2访谈调研法

就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走访了部分高校高水平队的教练及专家学者,并进行详细咨询和交流,以帮助拓宽课题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深度.

2􀆰,2􀆰,3对比分析法

对河南省高校体育运动代表团参加近三届全国大运会的成绩及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3􀆰,1􀆰,1河南省代表团在近三届大运会上所处位置及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三届全国大运会分析发现,河南省代表团在这三次大运会当中,第七届总分排名第10,第八届和第九届总分排名已开始下滑至第12.如表1,从金牌数和奖牌数量上来看,第九届大运会无论从金牌和奖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第八届新增甲组总分、乙组总分和二大组的男、女总分,即新增设奖杯60个).由此看来,虽然我省在总分排名上稍微落后,但在金牌和奖牌上都有所突破,显然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得到新一轮的提升.

从全国三大集群的动态分布来看,如表2,广东、天津、北京、上海等全国经济发达省市位居第一集群,长期占据前几名的优势.由于该集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等教育水平也比较发达,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也并驾齐驱,并遥遥领先于第二、第三集群.第二集群的江苏、湖北、辽宁、陕西等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也仅次于第一集群.河南与山东、福建等几个省处于第三集群,处在第9~15名.该集群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其教育水平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相对迟缓.

从参加的运动员情况来看,我省大学生运动员85%以上是河南的本土学生运动员;而且得分运动员90%以上为本土学生.而位于第一、第二集群经济发达的省市,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多为其他外地招生来的全国顶级优秀运动员,仅次于专业运动员,其竞技实力远远高于本土大学生.鉴于此,从我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全局管理体系看,应该抓一些省级示范性高中,由其带动初中,初中带动小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我省学校优秀体育人才网络,从根本上为高校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3􀆰,1􀆰,2河南省代表团参加近三届全国大运会优势项目分析

教育部所制定的大运会竞赛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定向越野,第八届大运会又新增羽毛球、毽球、桥牌.从2007年第八届大运会取得的成绩来看我省获得田径男子乙组4×400米金牌和男子乙组铅球第三名,游泳女子乙组200米蝶泳金牌.从2012年第九届大运会所取得的成绩看,如表3,我省优势项目由田径、游泳等体能主导类项目扩充到武术、球类等技能主导类,特别是太极拳剑、跆拳道、长拳、术等武术项目分别夺得金银铜牌,同时发扬了中原武术文化的传统优势.在小球类项目上,我省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大球类集体项目上仍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

由此看来,我省应坚持个人项目为主,保持个人项目的优势,如:中原民族的传统文化武术以及个人项目乒乓球等小球,以三大球等集体项目为辅并加强扩充其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3􀆰,2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高校竞技体育在根本上从属于高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必然受到国家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的影响〔2〕.由于高校体育更加注重大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使得高校竞技体育只注重体育教学方面的发展,而导致高校竞技体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2􀆰,1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安排缺乏合理性

大学生运动员多数以退役运动员的身份进入高校,他们从小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对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很少,其文化课基础差是不可否认的现实问题.进入高校后他们面对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需要一边训练,一边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起点较低,学习压力很大,从而出现了四年内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或者学习非常吃力等甚至导致有学生辍学现象.学训结合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何才能使运动员合理地安排学习和训练问题,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文化的运动员以及有运动能力的大学生是学校和教育部门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3􀆰,2􀆰,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缺乏后劲

从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来看,我省缺乏一套完整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导致其吃苦能力差,加上家长不愿让孩子过早地从事体育训练,学校竞技体育从小学开始就被忽视,没有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导致与中学、大学的相脱节现象.小学是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源泉,中学是关键,大学才能出人才.因此,我省应当完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一条龙”式的系统培养训练体制,把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作为我省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

3􀆰,2􀆰,3教练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省高校中担任高水平教练员的大多以本校体育教师为主,并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其从事高水平运动训练的时间短,缺乏专业运动经历和专项运动执教经验,很少能对高水平运动员做专业指导〔3〕.再者,这部分教练员不仅要组织运动员训练,同时也要负责学校的体育教学等,教学训练任务相对较大,使其很难进一步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另外,学校对教练员职业培训和提高方面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教练员之间没有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敬业精神不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3􀆰,3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对策分析

3􀆰,3􀆰,1合理解决大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学训矛盾突出是当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校方、教练和学生之间共同协调和努力〔4〕.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应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考核上适当降低运动员学习和考核的难度.在学习上对其进行适当管理,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训练时间,一般为早上和晚上学习,下午训练.在制度上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动态,及时帮助疏导和解决难题.

3􀆰,3􀆰,2建立多渠道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需要建立立体式多元化机制,从运动员的生源上进行多渠道招生.其一,招生取得一定成绩的专业运动员或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平时多对其进行文化知识培养,比赛前着重运动训练.其二,建立长期的“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模式.其三,从现有的普通大学生中选拔有一定专项能力和基础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对其进行集中培养.

3􀆰,3􀆰,3提高教练员师资和职业技能水平

教练员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运动队的发展水平〔5〕.制定教练员培训体系,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使教练员转变训练理念,提高执教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练员激励机制,通过业绩考核来促进教练员的执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议实行教练员专职化,让教练员全身心地投入培养运动员工作中,为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做出重要保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虽然在积分综合排名上稍微落后,但在金牌数、奖牌数以及参加的运动项目上与前两届相比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优势项目上从以往的田径、游泳扩展到武术、乒乓球等方面.所以我省坚持以发展个人项目为主,团体项目为辅的战略方针去迎接新的竞争和挑战.

4􀆰,1􀆰,2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在运动员培养管理机制方面不够健全,运动员学训矛盾比较突出.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体系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模式.高水平教练员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培训和提高.

4􀆰,2建议

4􀆰,2􀆰,1统筹规划布局扩大高水平运动队规模

以落实“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利用2007年召开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机会,进一步明确我省办学条件较好的大学承担高水平运动队的任务.如郑州大学男子排球、田径、乒乓球;河南大学田径、男女篮球等,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使之真正认识并在实践中落实成为该项目的主力和得分者.

4􀆰,2􀆰,2加强对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的构建

全省应尽快构建和落实学校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2007年举行的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田径比赛验证了后备人才培养网络的重要性,若能在全省185所示范高中中1/5学校去开展田径,20~15所学校开展三大球中的一个项目,另有5~10所学校开展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等以中学为试点构建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4􀆰,2􀆰,3加大对学校课余训练的扶持力度

我省应当加大对课余训练的扶持力度.建议教育厅每年安排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学生课余训练的专项补助经费,承担任务的高校再安排部分经费,基本可保证训练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