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循证护理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6 浏览:8339

【关 键 词 】眼球摘除;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73-02

眼球摘除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仅适用于严重的眼球破裂伤、无恢复视力希望、严重的眼球萎缩以及青光眼的绝对期患者.严重的眼痛使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接受手术解除痛苦,但是又担心手术后的容貌问题,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在2011年1月-12月对40例眼球摘除患者运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40例,绝对期青光眼21例,眼球萎缩9例,眼外伤1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5岁.

2.循证问题

2.1 忽视疾病的诱因与本病发作的密切关系: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精神创伤是本病的诱因[1].临床上发现患者过度烦躁悲伤、情绪激动、脾气暴躁等不良因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导致眼压急剧升高而使青光眼发作或加重病情[2].而护士在护理时考虑较多的是疾病本身的护理,未注重身心整体护理.


2.2 心理护理的实施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眼球摘除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眼痛难忍,视力急剧下降,害怕失明及破坏自己的美观,性情变得急躁易怒,对环境的变化敏感.而护士常不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照本宣教,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降低,遵医行为下降,造成不良情绪从而加重病情.

2.3 忽视双眼包扎、面容受损患者病情观察及心理指导:医学研究发现75%的外界信息靠视觉系统接受,双眼包扎阻断了外界信息进入的通路,而眼球摘除患者多是突然发生于意外的中壮年男士及女士,患者知道自己的眼球已摘除,自己的容貌受影响,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歧视,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及工作,甚至担心自己的家庭状况出现异常,患者产生抑郁、幻觉、烦躁等一系列心理和精神障碍发生.

3.循证支持

针对上述提出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及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确立了实施循证护理的措施.

4.循证应用

眼球摘除术后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的技能,变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为主动采取预防疾病和利于健康的行为,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

4.1 充分的术前评估:①心理评估: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各异,详细了解现存的心理问题.患者主要是因为一些意外或眼部剧烈疼痛、眼球的萎缩到了非摘除眼球不可的程度,对疾病缺乏了解表现出烦躁不安;对手术知识的缺乏而担心术后效果.②疾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眼痛的程度、性质并进行相应的评分,根据眼压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处理.③健康状况评估:患者全身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疾病、低血钾等,准确判断度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提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④饮食状况: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告知因疾病而限制的饮食,为术后制定合理的饮食护理提供依据.⑤睡眠状况: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是否因疾病和环境改变而影响睡眠质量,这些都直接影响术后的康复

4.2 使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手术损伤加上缝线异物的刺激,术后机体及眼部可有一定的反应.多会出现术眼的不适,护士要更多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更细心贴心地为患者怎么写作.帮助患者解决生理上的各种需求.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疾病情况,观察术眼有无渗出等情况,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并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对患者眼部进行清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三查七对.

4.3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怎么写作:由于眼球摘除术多发生于老年人及男性,加上因双眼包扎,患者多半产生依赖心理,盼望更多的同事、亲人探视,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亲人陪护,护士主动热情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并重点交待术后注意事项,避免了过分的担忧,术后双眼包扎患者在黑暗中因不明方向的响声、陌生人的声音等受到意外的惊吓易产生不安全感,护士在各项操作之前都认真做好解释工作,操作做到轻稳、说话语气平和.

通过循证,解决了眼球摘除术后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缓解了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有效地减少或减轻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以上40例手术患者能面对现实接受义眼植入,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0.3d缩短到7.1 d,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出院患者问卷满意度达98%.通过循证改变了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不完善的理论知识进行临床护理行为和习惯,同时护士通过查阅大量专业资料,有效地促进了护理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