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优化猪场环境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99 浏览:68445

[摘 要]随着规模养猪的迅猛发展,养猪排泄物和废弃物日益增多,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并制约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养猪污染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养猪业的一项新课题.按照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不断优化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治理.

[关 键 词]生态养猪猪场环境合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3-0115-01

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产生5.5升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千克的氮.我县农民养猪历史悠久,基础比较扎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畜牧业生产得到飞跃发展,畜牧业已由过去的家庭副业提升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养猪由传统粗放散养向现代科学养猪转变,养猪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亮点,但近年来由于养殖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粪便污水处理的意识差,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如何处理与规范养猪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县不容忽视、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问题.生态养猪是通过对猪场的科学选址和合理布局、搞好猪场绿化、科学管理猪场达到提高环境对猪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效果.推广环境养猪,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达到降低防控成本和减少疫病的发生,有效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和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猪场的科学选址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猪场性质、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考虑.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而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方便的地方建场.

2.合理布局猪场建设

猪场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常组织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猪经济效益.猪场在布局上应该分三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活区、生产辅助区应设在上风方位,生产区设在下风方位).总体平面布局要有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

二、合理绿化养猪场

搞好猪场绿化,可以净化约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降低噪音,防疫隔离,防暑降温,对改善猪场小气候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可在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猪场绿化时既要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又要保证安全生产不能影响地下、地上管线和车间生产的采光,还要考虑其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三、采取“干湿分离”的治污方法.即改变水冲式清粪方式,实现粪水分离

“干湿分离”治理要求猪场必须建有干粪堆沤区、排污沟(雨水、污水分开排)、猪尿池(含沼气池)、1-3级与猪场规模相适应的沉淀池.“干湿分离”治污流程是:第一步,人工收集干粪,集中到堆沤区,进行无害化处理,干粪堆沤发酵后,进行农业生产;第二步,猪尿液从排污沟进入猪尿池,尿液用于农业生产;第三步,冲栏污水从排污沟进入沉淀池,经一级或多级沉淀、发酵;第四步,沉淀池内固体沉淀再入堆沤区.沉淀后污水排入自然水体.流经区域内可种植水生植物,岸边栽种根系发达的速生树种.只要污染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严重污染事件,还能变废为宝有利于农业生产.

四、建设沼气池,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率

近几年,我县沼气推广利用成效显著,把沼气推广利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农村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组织推广“生态型”、“环保型”、“生态能源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畜禽养殖生态条件.用猪场产生的猪粪尿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气可用于猪场照明、炊事及取暖、冬季保育猪苗,有多的沼气可为周边居民提供有偿的管道沼气怎么写作,沼液除可自用于农业生产还可免费或低价给周边农民养鱼、种地等.猪场建设沼气池具有一定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很好的社会效益.将沼气工程与农产品无公害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相结合,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使用沼渣、沼液、沼气,最大限度地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

有条件的规模养猪场可采取干清粪、固液分离、沼气处理废水,沼气与有机肥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生化塘净化和用于牧草、名贵树木、下游农田种植水稻等种植业转化,达到猪场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排污.探索出一条“猪—沼—肥—林—稻—草—猪”的绿色生态养猪之路,从而解决当前养猪生产发展与造成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达到养猪与环境的和谐、养猪业与种植业的和谐,进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废物的利用、开拓新能源、改良土壤、提高种植业的产量、丰富市民菜篮子等,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