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素质教育观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63 浏览:17758

我们常听到“素质”和“素质教育”这两个词语.在评价某个人时,人们总习惯于用“素质”的高低做评语;在评价教育或是学校时,有人则常常用“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下结论.其实这都是不够准确、不够客观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我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一)什么叫素质?词典中解释:素,是本色或原色;质,即性质,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性质,先天赐予的东西.

现代科学的素质观把素质的范畴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1、自然素质,即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它处于素质结构中的最底层.自然素质中的主要因素有:(1)解剖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的特征.(2)生理机能特征,如:感受性、反应速度、负荷限度等.虽是先天遗传的,但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发展或矫正.但终究是改变不了其遗传的基本素质.比如说一个人的容貌、特征等,不管你后天怎么修饰,甚至手术,也只能改变你的外表,其下一代继承的还是你的原来的结构特征.

2、心理素质,指个性心理品质,它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包括:(1)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2)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具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结合的特点.

3、社会文化素质,即后天习得的社会文化素养,在素质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表现为人的外显的素质.它包括:(1)科学素质,如语言、数学、逻辑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理论、科学信念等.(2)政治素质,如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公民意识、行为等.(3)道德素质,如道德知识、道德价值、素养规范、自律精神、道德理想等.(4)审美素质,如审美知识、审美情趣、美感、艺术鉴赏力、美的创造能力等.(5)社会生存适应素质,如劳动工具、技术的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社会适应、交流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素质是一种基础,是做人做事具有的基本品质.人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素质.如我校学生胡啸峰在回家的路上,因冬季雪后路滑而滑倒在地.他站起来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别处取来沙土撒在他摔倒的雪地上(目的就是防止再有人滑倒);我校学生赵思远,在暑期游玩时,看到撒落大街上的三千八百元现钞,又看到周围空无一人,他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地上捡起一张张被遗落的钞票,等待失主的到来.这就是个体素质.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国民,响应政府号召,自觉来到银行门前排队静候,他们不是取钱,而是捐出自家的金银首饰,来拯救处于危难中的本国经济.这种为国家而舍小家的品质,体现在国民身上就是国民素质.

素质也是一种修养.有的教师讲课就倍受欢迎,有的教师讲课就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有的单位领导就能团结同志、凝聚人心、干出业绩;有的领导就拢不好班子、带不好队伍,甚至众叛亲离.这种现象反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别,也就是修养的差距.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使人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通过学科教学和活动的训练影响,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它绝不是均衡发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先天素质,后天的教育是要让每个个体在其先天素质基础上,极大地挖掘、开发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达到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品质和基本条件,不能把学生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型而塑造.

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不能简单地认为有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更不能错误地理解上好音体美课就是素质教育.但没有音体美的教育肯定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运用.

所以说,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良好的基本素养得到全面培养的教育.

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要为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得到提高.而每一个学生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时空形式之中,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素质教育不只是在中小学阶段实施,而是贯穿于人的成长全过程.所以实施素质教育:


1、首先是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一个自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影响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制约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而学校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只有这种主导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学校的影响和学生家庭、社区环境影响一致时,教育才有整体合力的作用,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其他方面素质也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2、其次是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科教学是传递知识,开发智能,促进个体发展的最有效形式.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的职能是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发展其道德、心理、才干、技能,为走上社会做准备.因此学校的学科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那么学校如何利用好这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素质呢?

第一、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绝不能考什么就开什么;更不能过早的分文理班,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各学科的教学要注重把知识传授转变为智慧的培养,要使学生通过知识的积累而灵活的运用于生活的实际.可以肯定地说,有知识而且会用,就是素质教育;有知识但不会用,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草船借箭”便是知识变为智慧的典范.且看鲁肃和孔明对白:鲁肃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就是因为有丰富的知识,而成为智慧的化身.

第三,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后者尤为重要,因为他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再看三国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火攻曹操,三个核心人物的表现:曹操在谋士程昱提示要防敌人火攻时,他说:“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且看周瑜: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东风)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孔明为他开了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他(周瑜)在想此时季节哪里有东风啊?再看诸葛亮:故弄玄虚,七星坛上借东风.不言而喻:三人都想到了东风,这说明三个人的知识都很渊博,观察力也很强.然而只有诸葛亮才知道隆冬时节“偶有东南风起”,可见真正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能力的人当属诸葛亮.平时人们遇事感觉不服时,常常把自信的话“人跟人差多少哇”挂在嘴边,岂不知就差这一点儿,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事业的成败.所以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课本中不曾有过的东西,善于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然而,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提出或发现在课本上不曾被讲过的东西、不曾学过的问题,往往是几句“把你学过的掌握好了就行了”,从而泯灭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灵性.

第四,多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历的平台.要达到素质的整体提高,必须依赖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积累知识、运用知识、验证真理的实践,通过观察事物、发现真理的体验,使整体素质得到再提升.学校的各项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作者系滦县第三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