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科目复习教学有效性策略简析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44 浏览:23745

摘 要: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是中学时期的一项重要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锻炼以及实践技能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认识能力、各项思维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历史知识的教学,以便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九年级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不仅要进行新历史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以往知识的回顾,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加深学生学习感知、注重复习的有效方法教学,做好学生学习巩固、做好历史知识的实践运用,从多个角度做好学生的复习引导,促进学生历史复习的有效进行.

关 键 词:九年级历史复习策略分析

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的挑战,历史作为一项重要学科,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以及综合认知对于学生的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传统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导致师生之间教学的不同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做好学生的知识巩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复习,提升学习的效率.

一、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在传统的历史复习中,教师直接给学生复印一些知识提纲、重点难点让学生进行背诵.单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是极大的抹杀.很多学生只是简单的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学习,一旦缺乏了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学生则会感觉学习漫无目的.不知道目标的路走起来会感到困惑、迷茫,也缺少内驱力,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如果在历史知识复习的过程中单单教师有计划,学生无计划,学生单纯、盲目地跟着老师走(或者被强迫着跟老师走),学生对教师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如果是被迫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不仅耽误时间,还很难收到相应的效果.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把学生当做是复习课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复习的辅助者、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积累影响着自己的未来发展,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只有当学生明晰自己复习应该达到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乃至复习的价值时,他才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为此积极、主动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毕竟历史科目的知识点较多、时间跨越大,缺乏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单靠教师的教学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二、加深学生学习感知,注重复习的有效方法教学

初中时期由于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对较多,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历史科目的课时有限,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复复习的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度,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科目的特点,学会一定的复习方法.每个科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就比如古诗文讲究平仄、韵律,因此读起来琅琅上口,引人入胜,我认为历史复习课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教师设计的复习计划要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首先指复习计划要从学生特点出发,要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复习起点过高(如问题设计过难、对历史知识讲解过深等),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畏惧感,这种畏惧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会使学生厌倦乃至放弃历史学习;复习起点过低,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从而抑制了对历史知识探究和思考的.所谓的艺术性,是在保证复习计划科学性的基础上,从学生心理需要和情商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单元或课节之间内容和形式的一些变化,同一课节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有起伏,在无形的变化和起伏中,调整着学生的情绪,牵引着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总能兴致勃勃,而不至于产生厌倦感.在每一节课上,教师要应该能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思维的层次.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引领学生复习时,“夯实基础”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讲究方法,否则会把学生引到认知上感到饱和、情绪上感到厌倦,实际上复习还存在问题的状态当中.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效记忆的条件需要目的明确、注意集中,适当的环境、适度的紧迫感、善于控制自己、有坚强的意志等等,另外也要有积极思维、有充足的信心;另外在复习记忆的时候也要注重次数、顺序及时间间隔与其它学科的合理的搭配等;另外也要掌握记忆历史年代、内容、意义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特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口诀诗歌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巧合记忆法等不胜枚举;除此,还要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和竞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快速持久的记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方法与策略,才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提升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实现复习的有效进行.

三、做好学生学习巩固,做好历史知识运用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历史知识也是如此:不仅仅是要学生熟悉一些基本的历史内容、历史事件,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对于直观知识的考察越来越少,而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个性思维的考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就很难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通过一些问题的解决来做好历史知识的实践运用.比如教师要让学生熟悉题型,学会解题、答题: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阶段的知识点.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分析法、排除法、推论法进行选择;材料解析类的题型,认真阅读,理解史料,联系课文,找到突破口,针对所问,归纳概括;问答题仔细审题,理清考查的知识点,审出“题眼”,即原因、标志及意义之类的关 键 词语,答题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做到要点化、层次化、提示化、序号化;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更好的进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不仅提升考试成绩,同时对于学生突破自我、提升自我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总而言之,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做好学生的引导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当然这都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复习教学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