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241 浏览:71264

思想政治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和观点,影响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诸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品德结构的健全,在学校德育途径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在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中,也不能忽视其美育功能,美育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美育渗透.

一、运用教材进行美育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解决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同时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而美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教材中有为实现进步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斗争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等,都是高尚的品质与革命情操的表现,是美的心灵的光辉体现.从孔繁森把满腔的爱献给西藏,献身事业的光辉事迹中,我们不也清楚看到了新时代人的心灵美吗?日常的社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一个人的心灵的美与丑.集体感、正义感、热爱劳动、分清公私、明辨是非、见义勇为、艰苦朴素以及对待本职工作的责任感、进取精神等,都是一个人品德和情操的表现.进步的人生观是心灵美的核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包含的内容.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美育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美育相结合,除了利用好教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能否进行美的教学.教师应使自己的仪表、举止、教态、语言、板书等方面符合美的要求,仪表要端庄得体,教态自然开朗,语言文雅幽默,板书漂亮规范,形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同时更要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规律性,把握美的因素,借助美的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育有以情感人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追求美的过程中,要把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渗透美育能使人在对于美的追求中明辨是非、善恶,“归心”向善,从而乐于接受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并能极大地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十分重要.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组织学生观看“改革开放二十年成果展”,一幅幅生动形象、图案清晰的照片,对比明显的数据,体现着和谐、对称、均衡、比例、整齐的美的组合规律的总体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看得十分投入,感受很深.改革开放的确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很有必要,过去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将信将疑,现在通过参观展览,就信服了,教师再讲课本中的内容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三、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美育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途径.

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联系、课本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的思想观点、美育知识和行为要求.社会调查可以是实地调查,也可以间接调查,其形式有考察、采访、搜集有关资料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对知识会有深刻的理解,还能感受生活中的美.如教学高一经济常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参观企业、实地采访、上网检索等途径采集各类有关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源,领悟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通过调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美的事物本身隐含着规律性的真和含目的性的善,所以社会调查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2.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有公益劳动,如教室和公共地区的大扫除、绿化校园、维修课桌等;从事社会怎么写作活动,如拥军优属、卫生扫除、植树造林、车站码头的怎么写作等;为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搞社会宣传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值得提倡的,它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