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的意蕴其哲学自觉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2 浏览:8493

摘 要:文化自觉的意蕴是对文化的认知、传承和构建.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观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这是由文化的本质、地位、价值、发展的内涵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更是对当今时代精神的自觉,应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发展文化.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自觉离不开哲学的自觉,当代中国文化的构建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众文化和民众生活层面的自觉,二是在学术文化层面的自觉.

关 键 词 :文化自觉;文化;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106-05

近年来,“文化自觉”成为学术界讨论文化发展的热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国人内心交织着文化错位、认同感丧失的相对主义倾向,浮现出价值的虚无主义困境,伴随着心态失衡的焦虑和迷茫.化解人们内心的困顿,本是文化的使命,当代中国文化亟需重构以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文化自觉是文化重构的前提,没有文化自觉,重构将没有依托,没有方向,没有取舍.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自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文化自觉的意蕴及其哲学自觉予以理性思考和认真研究.

一、认知文化的自觉

目前学界对“文化自觉”的讨论主要是以费孝通先生对其的界定为起点.费孝通先生曾从社会学的角度于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随后将其解释为一种文化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1].也就是说,文化自觉首先是主体内在的明晰认知,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本民族文化有自觉的同情和传承,对文化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可见,这种明晰认知是对文化的认知,是对文化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因此,对文化自觉的认知离不开对文化的认知.对于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文化的本质.目前,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很多种,并没有形成共识.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的精神生产,由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劳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也是人的一种活动,所以,文化的本质同样也是实践.文化从实践中产生,其记录和反映的就是人们实践的历史.文化在实践中的丰富、完善,意味着人类不断超越现象、个别和当前,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

文化的地位.文化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认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3]文化是生活中数不清的各种方面,是后天获得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有着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人们的观念、生产生活甚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国家安全方面有着越来越凸显的地位.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家.

文化的价值.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日趋丰富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人们透过文化的内涵,不仅可以鉴往知来,更能谋得当前安身立命的依归.对于每个人来说,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悲于斯,文化是不可选择的既定环境,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源泉.

文化的发展.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如果没有发展,文化就会僵死、枯竭,人类也将无所谓文明可言.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文化的发展是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真是由无知、浅知而进入真知、深知.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高.美是在生活各方面的锦上添花.”[4]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自觉的,对文化的发展也应保持一种自觉性.马克思所认为的文化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指向是相一致的,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文化彰显着人改造世界的能力,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的自由的扩充,发展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将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进步既不能脱离历史条件的局限,也不能脱离个人的文化进步.文化发展的最终旨归是为了人的发展.

由对文化的认知可以看出,“文化自觉”不但是一种文化观念,也应是一种发展文化的实践观.“自觉”原本属心理学范畴,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人一旦有了某种自觉,就会由自觉意识升华为自信、自强的心理意识,并由心理意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实践孕育了文化,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文化自觉不仅需强化对文化、文化发展和发展文化的自觉意识,还要将其发展成为民众普遍具备的一种主体意识,成为一种民众性的活动.培根说过,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它的了解.把这一名言借用在文化自觉上,同样是适用的.因为只有立足于个体自我文化意识的觉醒,进而完成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才能形成一种发展文化的昂扬向上的力量.当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由精神上的支撑进而产生文化实践行为,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二、传承文化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觉.只有在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下,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构建,不能是一种无根的凭空生造,而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精神观念的再创造,对传统的认知和理解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全方位认知传统的内涵.

从文化基因上认知传统.传统如基因一样深深融入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或隐或现地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意大利学者巴蒂斯塔莫迪恩就认为,历史与人紧密联系,传统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着人的视角、预测以及思考和行动的方式[5].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正是这种基因的性质,使得现代人可以理解古人的追求,甚至有种古今同一的错觉,这并不是说彼时的古人面临着和现代人一样的境遇和问题,而是说现代人可以从古人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些微依存和联系,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前所需的精神之源和信念系统.顺着这条精神基因之链,人们可以深思、回味其历史演变,应对和展望其未来发展.

从文化情感上认同传统.20世纪国内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和反传统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消极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传统的反复解构,不管其初衷目的如何,客观上是一次又一次动摇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使人们丧失了精神上的家园,甚至使人们生成文化自卑感,认为自身的文化落后,不如西方的科学和理性,不如西方的“现代”.设若对此听之任之,后果是很可怕的.试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批判、弃舍传统文化,那文明古国的称谓岂不成空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与世界进行文明对话?而且,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古人,未免显得苛刻,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所谓的“理性主义思路”提出质疑,采取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对待传统,尤其是源头性的传统,应该是敬意地理解和尊重.

以辩证的视角看待传统.“传统”是相对“现代”而言的,没有传统,无所谓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传统与现代,是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把“传统”与既往、守旧联系在一起,认为传统是一种消失的存在,与“现代”不可同日而语.这一观念显然是步入了一个认知误区.其实,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极其丰富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与承袭;“统”,是“传”的精神的链条、活力和方向.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的前后承传相继,是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和精神活力,是在历史过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生活主题和生存方式.对于人类来说,传统发源于过去,却永恒地关切现在和指向未来.

从历史逻辑上阐释传统.传统属于历史的范畴.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这个观点虽有消解历史的倾向,但也有积极的一面.传统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说它是历史的,是说它由先辈创造;说它是当代的,是说当代人往往不自觉地以现代的眼光来理解和阐释传统.传统与现代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赖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持而具有民族特色.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结合,才能作为“活的”传统而存在.认知、发展和弘扬传统,关键是需要人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解读、发掘、激发,将其创造性地转换、升华.

文化相融形成新的传统.如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文化的民族性可以推动全球文化的发展.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问题意识”,正是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内容上丰富的模糊性造成文化间的剧烈矛盾、冲突与分化,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全球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发展.他者和自我同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没有他者之前,对自我文化的认识是处于自在的状态.只有面对他者文化时,才能自觉认识到何者为自我的文化,进而反思自己的文化,逐渐消除本民族文化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当前文化交流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立足传统文化之根,对外来文化进行反思和比较,融多元文化于当代文化建设之中.融合而成的文化既非外来的文化,也非原有的本土文化,而是集两者精华而成、无内外之分的新文化,它将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传统”并不是僵死不变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今日文化中的精华也会成为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血脉中的一源.所以,传统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还是内容上都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三、构建文化的自觉

有学者指出,国内现实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中国当代哲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6].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必须首先考虑营建自己的物质家园,但除了营建物质家园之外,还需要努力营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虽然是无形的,但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精神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不能化解,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再大的权力,也会没有支柱,没有寄托,没有方向感.化解正在侵蚀着中国人心灵的精神危机,本是文化应予发挥的功能.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文化建设还不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文化亟需重构.一成不变的文化复古不可取,世易事异,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因素与现代生活已不相宜,其中的精华部分也需要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新的阐释和意义赋予.全盘西化也不现实,缺乏文化根基和土壤的舶来品既难在本土立足,也难完整保持其原有本色.那么,文化的构建将如何着手呢?

文化构建首先需要方向的自觉.只有方向正确,才能避免走弯路、邪路.文化的性质是它所处的社会制度的反映,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取向,都不能摆脱孕育它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文化重建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体现历史进步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构建的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 马克思主义致力营建的精神家园,其指向的是一个崇高理想,即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自由并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自由,因为人类在物质方面永远不会满足,总会高出物质条件的发展,而且在无限的自然面前,人类不能超越自然的最终限制,人类永远有达不到的目标.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必同步前进.相对于物质条件而言,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因人而异.所谓快乐感、幸福感,乃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是人在情感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它直接取决于主体的精神系统是否平衡、优化,是否达到和保持一种最佳状态.一个明显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即今人的物质生活优于古人,但今人的道德水平不一定都高于古人,今人的快乐感与幸福感也未必都大于古人.人类的彻底解放离不开人的德性、精神境界的提升,即精神的解放,这种解放是人从异化状态向本真状态的复归.中国梦因有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为依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鼓舞人心的梦想,也是最具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的伟大梦想.精神生活的独立性要求我们在致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文化的建设,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和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坚守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这种理想使文化自觉建设具有了核心和凝聚力.如果说文化自觉离开了本民族的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文化自觉离开了时代精神,将裹足不前、无所适从.文化自觉不仅是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更是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自觉.当前中国文化自觉的核心就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复兴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只有反映和体现这个主题,文化自觉才是涵盖和惠及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为全民的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引领并不意味着取代文化的多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够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并不仅仅因为其是我国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还在于其自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集科学性、时代性、大众性和实践性于一身.马克思主义起初虽然是外来文化,但是已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与中国实际紧密相连,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是国人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一元指导地位和文化的多样发展并不违背.指导地位是我们取舍、发展文化的立场、标准和价值取向.指导地位的一元并不是说文化发展的内容、形式、风格等是唯一的,这在具体文化实践中也是不现实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形式,文化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多样化.不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民族中也有不同的文化内容、形式和风格.在全球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有助于我们认清各种文化形态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抵御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使精神趋于和谐与安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

以往对文化自觉的研究,很少强调哲学对文化自觉的意义和作用,其实,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哲学的体现.哲学和文化的结合是有其内在的根据:一方面,哲学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是一种观念,观念的东西若想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就不得不参与到具体的文化活动之中.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唯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其民族文化的核心和升华部分.一种哲学若想成为真正的哲学,就必须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它不但要反映现实,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现实,而这必然在文化活动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若想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自在的文化,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文化是人类的活动,是人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相似度检测.通过文化,人不但作用于外部世界,也反映着人自身的能力.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自身的映照.文化的主体化决定了文化应是一种自觉的活动.文化和哲学的这种内在联系说明,不同的哲学思维会对文化有不同的认识,进而得出不同的文化发展观.文化自觉的实现呼吁哲学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当代精神的核心和体现,其哲学自觉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容推卸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单纯的哲学反思,还是对现实的真切反思,其现实性和批判性的哲学本质迫使它不得不参与到当前的文化建设之中.而且,时代在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若想保持自身的指导地位和先进性,其本身就需要在回应时代问题中得以发展,需要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若想成为一种切实的实践活动,成为民众的普遍意识和行为,就需要先完成作为其指导的哲学的转向.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其自觉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众文化和民众生活层面上的自觉,二是在学术文化层面上的自觉.无论是哪个层面,都是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

现今文化虚无主义的抬头和封建残余思想的沉渣泛起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仍需深入和加强,理论知识的普及工作不能一成不变,也需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首先,在宣传深度上需加大理论深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程度应随着民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有所提升.延续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普及不但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反而易使民众看轻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不能仅停留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为我们认识的”层面,而应进入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进行生命的追问和精神的探讨.其次,在宣传侧重上需加强情感沟通.人首先是感性的动物,精神的沟通往往比硬性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宣传更易接受和取得良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就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对普通民众寄于深切的同情.大众化宣传应切入并宣扬这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感召力,进入民众的生活,深入到民众的精神信仰层面.第三,在宣传内容上应该接地气.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应针对现实中民众普遍关注的文化问题予以回应,把握住文化引导和精神指导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需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将文化观念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或将精神、观念外在现实化,否则,就仅仅是一种观念,对现实生活毫无联系和意义.通过文化的交往带动经济的交往,让民众切实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带来的实际效益,才能使民众感受到当代文化的价值,由衷地产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第四,在宣传范围上需进一步扩大.目前,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建立了三百余所,这种“走出去”的文化实践正在促使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提升.然而,这种古代文明的推介缺少现代的特色,容易给人一种文明断裂之感,似乎中国可以对外交流的只有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是缺失的,或现代文明存在着与世界交流的障碍.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社会的认可程度和普及程度决定着文化的命运.缺乏反映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传播,将无法彰显我国当代社会的进步和优越性,无法体现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应得到传播,理应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我们应积极地向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让世界和其他民族了解我们的当代文化和精神. 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其学术层面的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发展并不是另起炉灶,构建出一个什么新的理论或体系,而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重构”、“重建”的说法一直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认为应持审慎的态度.这些重构、重建的理论学说自然能为我们提供某一点启发或是某些思想上的助益,但是实践证明,将这些理论学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其并没有比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更多有效的理解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方法,并没有更好地解释现实问题,并不利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那么,这种重构、重建的学说就只具有形而上学般的空洞意义.另外,常有人以社会历史变迁为由来指责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持此论调者是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同样包括对其自身的反思和批判.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发展,期间产生过不同的理论,诸如思想、理论.这些理论不是什么新的形态,它们同样都是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和新的诠释.虽然现今已经远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不可能从经典著作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但马克思的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我们借鉴和传承.总书记在主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将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可见,时代呼唤哲学的回答和支撑,关注现实、回答现实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和永葆生机的秘密.如果仅仅停留在思辨的概念游戏和学理的架构上,不但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和特质,还是退回到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哲学层面.任何局限于抠字眼的语言哲学和逻辑分析,如果对现实没有任何意义,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什么助益,那就是没有意义或至少意义不大的.其次,时代已经给哲学发展提出了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精神、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能仅仅做书斋里的研究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致力于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用民众能理解的语言、方式去回答当代的现实问题,为大众精神家园的营建做出贡献.当民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悬在高空的理论,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时,民众才会从心底信服马克思主义.只有信服马克思主义,民众才会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去看世界、想问题、做事情,自觉认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普及马克思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主体,应努力做到信仰、职业、研究相一致[7].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欲感染他人,必先感染自身.唯有真正信服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完成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自觉转向以后,基于此的文化自觉也必将完成从宏观指导到日常微观生活的引导、从文化观念到文化实践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文化自觉的精神指引,实践是文化自觉的依托.唯有在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才能构建出体现当代精神的文化体系.我们应怀有更多的投身于文化建设之中,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