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问题中国化的新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67 浏览:23916

[摘 要 ]大家认为,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西方,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一种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它不属于哪个国家独有,是世界无产阶级所共有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种西方哲学,或者西方哲学的一种思潮,那么中国化就会成为一个从特殊到特殊的过程而丧失了普遍指导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这并没有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上的科学性.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化;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03-02

一、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

在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把“哲学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联系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根本上在于它的基本原理的有效性,而不在于对文献的当代解读;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是构建哲学的新形态,而是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加以发展.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阐述了哲学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哲学的关系,认为问题中的哲学要以哲学中的问题为基本的理论前提,探索“哲学中的问题”所蕴含的“问题中的哲学”应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在揭露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结束之后,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构成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哲学的根本的问题中的哲学.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键是如何增强问题意识.第一点就是应该恰当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第二点是合理地研究问题,主要是问题如何进入哲学的视野,并且以哲学的方式予以关照和解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关系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一大重点,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南开大学王南浞教授认为要正确处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关系,必须对理想性和现实性进行划界.无论着眼于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还是基于马克思思想的当怎么发表展,在现实性和理想性关系的问题上都应当走出黑格尔哲学传统,对二者做一个界分.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不同意马克思哲学的康德式解读.康德哲学区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理性和感性、应然和实然,但做出这一区分的原则是主观思想.黑格尔则基于客观的理性批判了康德的主观思想,马克思就是在这一点上继承了黑格尔.此外,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区分在黑格尔那里并不存在,现实本质上是理念的,唯独现实的东西才是超越性的.吉林大学贺来教授认为要区分哲学意义上的现实和常识意义上的现实,哲学所把握的现实不是价值中立的既成“事实”,而是寄托和凝聚了哲学家的价值关怀和理想憧憬的一种“虚灵的真实”;哲学对现实的关注不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提供某种现成的技术性的策略和方法,而是要通过对现存世界的反思,为理解人的生存状态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马克思不是把“现实”理解为超感性的概念世界,也不是把这种反思性、批判性、理想性和超越性归结为抽象的理性,而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从而达到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认为要破除对现实性和超越性庸俗化的理解,哲学研究既不能沦为现实的论证,也不能囿于形式主义的学术诉求.要在现实性和超越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马克思哲学那里,现实性和超越性是相互关联相互规定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问题

在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需要从全球化和地方性的关联出发看待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应当努力创建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理论的真诚与自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以理论的真诚作为开端的.这种真诚是指以学术的眼光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批判与超越.如果说理论的真诚主要指一种应有的学术态度,那么,理论自觉则是理论研究所力图达到的自知之明.理论自觉是对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于理论自身的内部关系和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的认识,以及根据这种认识所实现的理论的自律和推陈出新.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要“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解决好哲学“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从哲学视阈上、从哲学功能上、从哲学的共同信念与使命上、从哲学的共同发展方向上、从哲学的总体性活动方式上转换哲学研究的范式.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认为应当特别注意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经验并从中国实际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为政治的发展提供指导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探索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要的问题不是如何中国化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政治学说、是政治指导思想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政治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需要严肃认真地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也应是学术上的、是关系中华民族理论修养与民族智慧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什么意义上建设,是建设什么?是建设具有现代化的中国.最初我们学习西方,是因为我们在寻找中华民族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时候,在中国自己的哲学传统中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在当时众多的思潮中,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获得现代化资格和身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是哲学,还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该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只有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才能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是一个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在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上,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非常有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消除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冷漠.中国化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在中国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紧随着中国变化的具体实践而发展变化,所以对中国化的理解应该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在现代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吸收当代一切文明成果也是很重要的.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整准确地理解了马列主义,重新定位中国的基本国情,转换和解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里程碑,它的贡献不局限于只对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有指导意义,而且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三)关注中国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紧迫问题是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当代现实,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变化,以及时从哲学高度作出理论分析和概括,每个哲学家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贡献自己的成果.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来说,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理想性的统一、是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是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事业面临两个困境,主要是科学态度的缺乏和社会理想的失落,这正是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了问题.哲学不是孤立的,哲学与外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走出书斋,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法制建设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事业,才能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