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征:活在宣纸上的哲学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98 浏览:17389

采访杨远征之前,先去看了他的展览.现场人流如织,声音喧杂,但心却一直静着,一如展览的名字“睹迹明心”.徘徊其间,偶尔发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可爱”,见的是一幅名为《唯有得鱼常自足》的画作,寥寥数笔,大片留白,但却有种什么稚小的东西惹你发笑.这次展出的20幅画作,基本都是这个风格.数量不多,但却出乎美术界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2012年末的这次展览,是杨远征50多年书法创作的首次个展,展出了他近年创作的59幅书画作品,自2003年开始筹备,历时九年.“我一直抱着一个心态,要达到一个高度,我才能把作品整体地拿出来.”

朴拙而烂漫,皆自童心

大师黄宾虹说,书画创作讲究“扬之高华,按之沉实”.书画掺不得半点检测,是见真功夫的,达到什么程度,挂在墙上一目了然.杨远征下了很多扎马步的基本功,每次创作前的一两天,杨远征都要临帖,和古人对话,“好比唱戏,先要进入古人的情态,还原到当时的情景”.每次提笔,也至少得三四个小时才进得去状态,灵感常常随兴而起,一旦中断就前功尽弃,所以常常一写就是七八个小时.

“沉实”的功夫是基础,“扬之高华”则是功夫之上的格调,杨远征崇尚文雅、且有野逸古趣.格调的雅俗,在作品透着的文气中,这就要见“字外之功”了,即一个人的品格、学问、眼界等这些需要沉得下心来的慢活儿.“诗词歌赋不见得一一精通,但要懂一点,这个‘懂’也并非易事.”

谈起看他作品发笑的感受,杨远征笑说:“好作品是透着一种自然质朴、天真烂漫之气的,这份天真是随心而发的.”一幅画的大概念他脑子里是有的,至于那下笔一刻的起承转合,就是几十年工夫的积累之下,自然流露的结果了.

从事了五十多年的书法创作,杨远征现在的隶书中,透着一种朴拙感.他认为,“拙”是一种返璞归真,无论书画,不分字体,是创作者们向往的境界.“‘拙’是一种童趣,像小孩子做出来的动作一样,未经雕琢的自然流露.”杨远征坦言,年轻时写书法追求华丽,“求拙”是积累到这个阶段的一种回归,是心灵深处的一种顿悟.

“书法的意味就是制造矛盾,还要能解决矛盾”

杨远征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全家住在祖传的老宅中.曾祖父善书法,好读经书,家里的阁楼里藏了二三柜在战乱中遗留下来的古书.四五岁的杨远征有一天偷偷溜进阁楼,到了午饭时间,家人四下找寻,最后在阁楼上发现了正在专注看曾祖父小楷字帖的小远征,这让家人颇为惊异.从此曾祖父成了他书法的启蒙老师,教导他“写一手好字,做一个好人”.父亲是民间书法的能手,从小家庭的影响,给杨远征留下深远的影响.

摊开他以行草所写的徐渭的题画诗《菊花图》:“丹墨毫厘有是非,莫因草木便轻微.中间一寸灵砂紫,随着金鸟到处飞.”一字倾泻,多处留白,你会感觉到这幅画会呼吸.整幅字的节奏时疾时徐,字字富于变化,且“59幅作品,也没有一幅是雷同的,形式、风格都拉开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不同,带给杨远征的感受不同,流出来的笔墨迹象幅幅差别.以他草书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绢小紧凑,节奏平稳,汩汩流动的感觉,与这首诗静谧的禅境相应,但和徐渭这幅又有差别,与写老子“积健为雄”的大气、苍茫、厚重的笔法,更是全然不同的气象.

杨远征说,写书法就是在写哲学,讲究对比,像呼吸一样一张一弛.疾、涩,轻、重,粗、细,曲、直,虚、实,收、放,疏、密等这些哲学逻辑天然存在于书画家的头脑,在宣纸面上生长.“一幅字里面越是充满着矛盾,就越有看头.”既随性而为,还有着天然的美学观念和逻辑关系.比如徐渭这篇,写到第二句末了的“微”字,用留白和枯笔,自然地喘息一下,这是收和放的关系.“微”字和开头的“丹墨”二字又形成了疏密、轻重、疾涩的关系,这就是在开头用重墨制造矛盾,再在后面以合理的逻辑解开矛盾的道理.

以书入画

杨远征对画画的爱好是从书法缘起的.

“古人讲‘以书入画’,书法可以更好地看到画中的本质和内涵,当今有很多人画画之所以格调不高,主要是书夫不到家.书法写得好也像一幅画一样,讲究构成、块面,点与线的有机结合,虽然没有花、鸟、草这类的具体的物象,但书家要能将画意运用于书法的图像.古人讲“书画同源”,道理是相通的.

1983年,杨远征第一次拜访金石书画名家李立,李立建议他习画.此后他先后向湖南几位书画名家:邬邦生、易图境、王憨山、欧阳笃材等老先生学习绘画.令他受益最多的是邬邦生和易图境老师.杨远征记得,2004年“五一节”期间,他到怀化去向易老求教,易老每天清早五点开始画画.杨远征每天4点20分准时起床,搭的士到易老家,因为怕打扰,一定要等到五点钟才敲门.帮老师挤颜料,观摩画画.易老画画过程中的状态令杨远征受益匪浅,他整个人全神贯注,毫无顾忌身边的学生,画幅很大,够不到的地方老人家就跳起来画,“非常洒脱,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所有的人格、积累在创作那一刻绽放出来.这对我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