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课程调整考核改革之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27 浏览:18830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为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和提高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思政课课程调整设想;考核方式改革设想

在社会转型期,要想改变当前高校思政课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有必要对现有的思政课课程进行调整:1、取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哲学》等放到初中一、二年级去上.3、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放到高中一、二年级去上.4、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放到高中三年级去上.

在高校本科阶段开设的思政课课程:1、在大一开设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形势与政策》课程.2、在大二开设两个学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形势与政策》.3、在大三开设“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及《形势与政策》课程.4、在大四开设《XX职业道德》课程.

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路径:1、应该客观、动态的全程考核.2、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应以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设计考核内容与题型,而不应以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中心.3、由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门课程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完全可以像考英语四六级那样进行全国统考.

“05方案”改革以后,高校本科各专业的思政课(公共课)缩减与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五门.实施近8年来,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教学体系都较好地发挥了“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思政课教材体系科学、统一、凝练、完整和严密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课并没有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的应有重视,大学生和任课教师对思政课还存有一些偏见与不良感受.因此亟需对高校思政课课程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亟需对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层改革.

一、思政课课程调整之设想

遵照同志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袁部长提出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明确要求,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长期的思考,我提出以下改进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设想方案,以求教于同仁们.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教材的不少内容与中学重复等问题,这是导致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都很容易,就是进头脑难!为此,我们是不是应该遵循以下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解决思政课“ 供给”和学生“ 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让学生感到学习这样的思政课“ 确实有用”!二是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思政课目标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学生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以“ 三观”教育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重点,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三是思政课必须以学生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就是说要以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思政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改变当前高校思政课“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亟需对现有的思政课课程进行调整.

首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取消,代之以《XX职业道德》课(如《商业职业道德》、《医生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等)比较合适.理由是:由于以后高中阶段文理不再分科,高中已设了选修课《公民道德与常识》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到大学再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上必然大面积重复,再说该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过于浅显,缺少深度和新鲜感.如果学习《XX职业道德》的话,与学生今后的职业方向就能紧密的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有用,自然也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高校取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开设《XX职业道德》课,决不是削弱了大学生的德育课,反而更好的体现了袁贵仁部长要求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统一,”等增强了针对性,是加强了德育课.

其次,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放到高中三年级去.理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论结合,能有效的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教育,但大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到了大学再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尽管两门课有一定区别,但在不能绕开的历史事实上总是有重复,这就势必造成大学生对这门课缺少新鲜感.再加上以后高中阶段不再划分文理科,在中学学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经历高考的测试就足够了,没必要在大学再重复.

再次,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哲学》、等放到初中二、三年级去上,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放到高中二年级去.理由是:现在的初中生成熟得早,完全可以学懂《生活哲学》、《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对初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启蒙教育十分必要,因为有些初中生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或由于初中毕业生自身厌学等原因,初中一毕业甚至没毕业就会辍学去打工,如果不在学校对其进行哲学启蒙,他们有可能终其一生也难获得良好的哲学教育.而得不到良好哲学教育的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人格、心理健康等诸方面都将是不健全的,这些人也极易在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走极端、钻牛角尖儿乃至反社会、反人类.当代中国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单缺辩证思维和高尚道德.及至高二,就可以开始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但是也要力避重复.有人担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高中生来讲有些深奥,担心他们接受不了,其实不然,如果高考必考的话,学生是会认真学习,也是能够学好的.试想老一辈革命家像、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不是学的很好吗?到了大学,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各类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自编哲学教材,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科技哲学、医学哲学、建筑哲学、法哲学、军事哲学等等.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高中和大学衔接中的重复问题,也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用价值的出路.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放到高中二年级以后,在大学本科阶段,我认为除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以外,还应在各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一直以来非哲学和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一般是不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其实这是很遗憾的事.放到硕士和博士生再读原著,实在太晚.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所蕴含的睿智的思想、严密的推理、幽默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例证以及触类旁通的比较、丰富而贴切的形象比喻,尤其是它们所展现出的思辨的力量、真理的光辉、洗练的语言和常青的魅力,是任何教材、辅导材料和音像解说所无法比拟的.2012年第二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开篇的“编者按”说得好:“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原原本本地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在本源上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尽管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语重心长的要求,但我觉得同样适合当代大学生.青年大学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知之甚少,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获取人类伟大的理论智慧,对于每一位当代大学生来说,同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如果只是学习渗透了编著者的理解和思想观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而不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就很难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当代命运,当然也就很难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完整体系.


另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题目太长,共有20个字,可否改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共8个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这两门课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全面总结,在思政课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也是任何别的课程不能代替的.其基本内容,应该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具中国人民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性与鲜明的时代性及民族性,而又比《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丰富(比如既要吸收、、、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要吸收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李达等老一辈理论家和革命家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还应吸收当代中外思想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厚重、更全面、更前瞻、更开放、更有时代性、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十六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国又学习国外,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学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012年7月2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进一步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其中就包括了要打造并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话语体系这一时代课题.我们要殚精竭虑,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努力,首先通过大学教材的形式努力实现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在其内容的逻辑结构上,笔者认为: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整体结构、内在逻辑相一致、相吻合.比如在整体框架上,也应将其分为四部分:一是绪论部分;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三是中国化政治经济学部分;四是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中国在领导民族解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辟出新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如何深入研究“四大理论成果”,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提升“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建设经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是我们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重大的课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课程本身就要求师生既应该认真学习理论,又必须深入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辨证方法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一下:

1、取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调整给初中开设的思政课课程:(1)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哲学》放到初中一、二年级去上.(2)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放到高中一、二年级去上.(3)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放到高中三年级去上.3、在高校本科阶段开设的思政课课程:(1)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2)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继续开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形势与政策》.(3)在大三开设“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及《形势与政策》课程.(4)在大四开设《XX职业道德》及《形势与政策》课程.4、在高校专科和高职阶段开设的思政课课程:(1)在大一开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形势与政策》课程.(2)在大二开设“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与《形势与政策》课程.(3)在大三开设《XX职业道德》及《形势与政策》课程.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门课程可以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而《形势与政策》、“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XX职业道德》诸课程由各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具体情况自主编写教材,如此可以较好地解决思政课教师难以编写教材的困境. 二、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之设想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但是这些考核方式依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考核重于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这与思政课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因此,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一)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1)变考核知识掌握能力为主为考核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2)有利于培育创新型大学生;(3)考核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4)动态的全程考核的易操作性;(4)鲜明的导向性;(5)知行统一.

(二)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具体路径

1、应该客观、动态的全程考核.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刻苦情况、日常表现、理论水平、实践参与、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考核,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动态地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品质.应给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学习、操行、特长、给班级的贡献等诸多方面的积分表.平时由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认真记录,到学期末算出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平时表现应占到40%(任课教师应严格要求、客观公正,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期末闭卷考试应占到60%.

2、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应以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设计考核内容与题型,而不应以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中心.以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设计考核内容与题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备考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更有利于培育创新型大学生.比如可以采用“问题链”型来设计材料分析题:

材料1: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写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6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尼系数为0.25,1992年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2009年以来达到0.47~0.5.(摘自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材料2: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我们设定的“问题链”是: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哲学上的“度”?“什么是“基尼系数”?二者有何关系?(2)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多少?(3)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表现、原因及负面影响有哪些?(4)你认为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问题链”型试题,很有针对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并无“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可得分,学生作答时可以无拘无束、自由发挥,极有可能有所创新.可是一旦有了所谓的“标准答案”,一是学生会设法,二是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3、由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门课程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完全可以像考英语四六级那样进行全国统考,考试成绩既作为思政课的毕业成绩,又可作为考研政治理论课的入学成绩,在考研时就无需再考思政课了.真能如此的话,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地位很重要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两难境地.其实现在问题的症结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部和各高校领导是否真的重视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