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农村改革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8 浏览:7965

摘 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崭新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个大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作用.

关 键 词 :实践;马克思主义;农村改革

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通过相似度检测(手段、方法和思想等)探索和改造客体并以实现主体目的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其根本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实践的观念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实践逻辑”①,其特征是“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更加关注人类世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它是马克思把握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④马克思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 实践的本质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建立科学的实践观时,既批判了唯心主义者极端荒谬和反动的实践观,又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片面的非科学的实践观,从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把实践概念精确地理解为: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任何实践都是社会实践,全面地完整地揭示社会实践的本质和特征,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首要前提.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是:作为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旨在把人的动机、目的、理想转化为某种客观存在,这是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之所在.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主体、手段、客体、结果都是客观的.

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所谓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要受人的主观动机的支配,实践的主体人总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重大区别之一.

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人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实践,要在一定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下进行.此外,实践还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上一代人实践的终点,是这一代人实践的起点;而这一代人实践的终点,又是下一代人实践的起点.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产生以后就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实践这一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指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人的活动,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而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正确地说明和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因而能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其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认识通过实践获得发展,同时又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这也是科学实践观的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经受了检验,更是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实践,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改革就是不断的实践.从农村改革来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开始解决“三农”问题到以工促农再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每一次改革无非都是在进行实践探索.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从起初的主要进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们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合作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农业,经过实践,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发展受到阻碍.通过科学的探索,进行了经营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适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对农村的改革又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指出,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所有一切的变革,无非是在进行着科学的实践.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因为它不但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而且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尤其重要的是它的理论根基深植于人类实践.更为可贵的是,在具体的国情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被应用于不同的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既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理论本身,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体现出它应有的作用.人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变革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处处体现着实践这一特性.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次反思,在现实实践的不断发展进程中,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正是在于它的科学实践性,它的最终诉求是最广大人民的实践的最大解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个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注释]

①倪志安: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