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抑或消费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884 浏览:103287

今天美国经济的糟糕状况是在为数年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交学费,而今后,或许我们也将为过去十几年过度重视投资而忽视消费能力培育的不均衡状况付出代价.


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也不可忽视.

消费进入减速轨道

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市场曾广泛预期,会出台直接增加民众收入的措施以促进消费.从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到,除了常规的增加低收入群体补助和加强建设保障性住房,政策细节中并没有针对刺激消费力度更大的措施.2009 年开始的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以及营业税率降低等,都将给财政增收带来压力.与此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等可以更有力刺激消费的政策方面,还没有明显动作.

从中央政府来说,刺激消费是个大原则,但尚无具体政策,例如提高个税起征点、发货币补贴农民和派发消费券等直接增加民众收入的措施.或者说,其受重视程度要低于基建投资、救助国有企业这样的任务.然而,社会消费已开始步入了减速轨道――2008 年11 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放缓至20.8%,较7月最高的23.3%下降了2.5 个百分点.

稳定股市促进消费

保8、保增长、促消费,是未来的重中之重,难点中的难点.要解决好这个难题,股市的上涨和房地产消费的再次启动,是关键中的关键.这两项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对于保8,作用尤为重要.

又值岁末,各大券商例行公事,推出2009 年A 股策略报告.按往年的惯例,券商的下年度策略报告,往往会变成第二年的笑谈,市场中人很少认真待之,反倒经常视为反向指标.但这也是一种价值,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年末的流行心态.经过统计,如果某种观点明显占据上风,便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次年的市场多半反其道而行之.至于如何“反其道”,则不止一种方式.

笔者大致分析了已发布的十几家券商报告,发现了两个主流观点:

第一,2009 年前低后高,大机会在下半年,起动时间可早至五六月份.中信、银河、兴业、国信、上海、中原、江南等7 家表明了类似意见,5 家未就此表态.还有两家另类意见:长江证券认为,一季度末的恶劣数据公布时期,市场有望迎来一次中级反弹;西南证券认为,1664 点以来进入浪,2009 年上半年最高可见4000 点,然后是C 浪调整至3季度末.

第二,预期2009 年高点集中于2600 ~ 3000 点区间,低点集中于上证指数1300 ~ 1600 点区间,或者说以1500点为轴上下震荡.

如果经济要稳定,股指必须先稳定.股指不稳定,想稳定经济,难度很大.股指要想稳定,得有两个前提:一是A 股不能随美股走.美股未来是长期走熊,本次反弹完毕,不排除还会再创新低,而且美股一旦中期下跌,时间就会长达6 个月.因此,如果本轮美股反弹完毕后再走熊,A 股再随美股走,将对市场构成极大的伤害.二是A 股如果要稳定,得有个稳定的区间.

中国目前有1 亿多股民,涉及到4 亿多城市人口,90%以上的中产和白领都进入了股市,他们是中国消费的主体,是城市最大和最具消费实力的群体.他们一个人的消费,抵得上10 个农村家庭.因此,通过股指的稳定和上涨,通过制造局部的财富效应,活跃市场,就可以促进中国消费.2009 年,这应当成为一项政策选择.

在国际上,大国的博弈中,股指的大跌是削弱对手力量的最好办法.看看美国如何通过国际原油期货打击俄罗斯股指,就明白2009 年,中国股指绝对不能跌到1000 点去.跌下去了,就是国际力量通过股指在消灭中国的财富,是他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失败.因此,对于2009 的中国而言,如何通过股市的稳定,保卫中国财富,将是对决策层极大的考验.

回到市场上,经济会议后,政策基本确定,但市场和周边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从炒作周期来讲,游资对前期个股的炒作开始趋于谨慎,而基于年报的2009 年政策主线的布局可能已经开始,重要的是机构的态度.操作上坚持中线持股,同时关注各种指数如何筑中期底,且它们未来会指向哪里.这是全部操作的关键.

刺激消费利在长期

目前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是“保增长”,而保增长就是要保GDP 增速.加大基建投资、为企业投资减税等措施可能会立竿见影,但从长期来看,提升消费的措施,也不应被忽视.

政府和国企投资对经济刺激的确会有短期效果,但很可能是在以牺牲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来追求两三年内的短期“快感”――在外需不断萎缩的情况下,一旦政府和国企的当期投资在几年后转变为生产能力,并相应缺少内外消费能力的支撑,中国可能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状况.如果真是这样,实际上是我们人为创造了一个经济周期.这种传导链条正是在1997 ~2002 年的上一轮经济紧缩期中所发生的情况.而促进消费增长则不一样,完善社保、医疗、教育制度同时增加居民收入等措施,在中国外需下降的时候将会在中长期培育一个强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从而在未来10 ~20 年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持久动力.

从根本上说,投资抑或消费,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历史发展都是有路径可循的,在现有经济激励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市场不应对政府刺激消费的力度寄予过多期望.

今天美国经济的糟糕状况是在为数年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交学费.而今后,或许我们也将为过去十几年过度重视投资而忽视消费能力培育的不均衡状况付出代价.

(本文观点不代表编辑部立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