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的文化价值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83 浏览:129824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最早的乐器是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附近,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了,已出土的其他文物还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古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陨,河南安阳殷虚中出土的石馨,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排箫、笙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中国传统器乐艺术的演奏一方面强调形象塑造的音效,另一方面却不能缺少人的主观情绪.它是一种情绪的体现,,古代文人离愁别绪、伤秋怀古、思乡忆旧,很多时候是抚琴吟唱.或置身清幽的高山深涧,或聚集于简单的古道驿站;或花前月下的形单影只,或酒馆青楼的杯盏交错,中国传统器乐质朴自然、悠扬婉转的旋律似乎成了文人情感唯一的依托.把人的喜怒哀乐托付于吹竽鼓瑟,与其说是人与人的交流,不如说是人与自然的交流.

在中国传统乐器具体演奏方法上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支持的意义.例如,在演奏埙、笛子、箫之类的吹奏乐器时,在悠扬的旋律中必然会出现人的气息节奏,也就是演奏者换气时旋律的停顿和吸气时的噪音.但是,在器乐主体的审美过程中,这种节奏似乎并没有打断音乐的流动,相反这种节奏好像成了器乐本身的节奏.这种音乐的节奏深深打上了人的烙印,说明了人在器乐演奏中具有与乐器同样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弦类乐器的演奏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古筝、古琴演奏中手指与琴弦在弹拨滑动时的摩擦声,扬琴类乐器敲击的碰撞声.这些存在于每一个圆:润音符之前的噪音往往都会被音乐欣赏者忽视.中国传统器乐演奏在追求旋律流畅的同时更看重音乐艺术行为的“真实”,更注重音乐形式的自然,所以演奏中暴露人在旋律中的存在;在追求乐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音效的同时,没有刻意掩藏人在演奏时发出的各种噪音.从这一角度看,甚至可以把中国传统器乐演奏的旋律称为“元音乐”.

中国传统器乐演奏的自然属性背后,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共同参与的生态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互关系.所以,中国传统器乐演奏艺术既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环境客体的依赖性,也体现了音乐旋律物质基础的存在和自然属性的存在.

二、我们观看或欣赏管弦乐队演奏时,无论演奏什么乐曲(协奏曲、奏鸣曲)它都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所以每个参与者都要有合作精神和相应的技巧,必须具有融洽在音乐集体中的素质,每一个环节在演奏音乐时必须服从音乐艺术的特定需要,去完成音乐艺术的要求,这需要自控力量和自信心.例如在演奏中要求追求和谐,必须要求演奏员自觉地倾听和配合本声部以及其它声部的和谐,必须要求演奏员学会控制白己,去服从艺术上的美的追求.这不仅表明了演奏员们的技术素质,且必须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社会的团结性.因而学器乐音乐的人在学习的同时,也就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思想素质.

演奏者在演奏不同时代的作品时,从中了解到不同的音乐作品的风格,音乐形式,音乐语言,从音乐作品中对各国人民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而且还可以了解历史,感受现实.因而演奏员在完成作品时,不仅从技能上得到提高,而且从思想上对历史有深刻认识,不同的历史环境会产生不同的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作品会产生不同的社会价值.

三、民族器乐教学对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对中国民族器乐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了解、喜欢并热衷于学习中国民族器乐,为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中国民族器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中国民族器乐相关知识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民族器乐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阻碍着“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究其根源,笔者以为主要是由于以培养未来音乐教师为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教师教育)不能根据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而造成的.不可否认,在西方音乐长期影响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音乐教育体制、内容和方法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受到西方音乐观念的巨大冲击,在较多的层面上已不能体现当代多元音乐教育精神和不利于我们较好地继承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阻碍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总之,器乐音乐艺术不可忽视,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人的大脑、人的思想、人的思维、人的智商等方面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器乐教学.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培养.重视器乐音乐教学,提高自身的器乐教学能力,为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器乐,是我国音乐艺术五大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历史悠久、内涵宏博、风格独特、种类繁多,堪称当今世界上溯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


(注: 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2年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与中国音乐文化之关系》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2B049)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