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50 浏览:16654

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在新课程中的学习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交流,在活动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我发展.我通过几年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下列几点体会.

一、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换位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标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作为教师,我先进入探究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过程就成为一种探究过程.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这样的备课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探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摸索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的探究过程.

在备课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再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备课过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自主程度,应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造的发展过程;(2)根据实际情况,陈述性知识采取部分探究,实质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取完整探究方式.(3)具体探究方式可分问题驱动式探究、互动小组式探究、实验探究等方式.

在备课时应特别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而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所以,教师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比,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境、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在学法的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导课: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问题意识

探究性教学的引导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究兴趣,同时也要符合生物学科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进而形成问题意识.如在《细胞呼吸》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葡萄糖燃烧的情境,用酒精灯给葡萄糖加热使其燃烧,让学生感受到葡萄糖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葡萄糖作为有机物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的过程与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过程的异同点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在自由、和信任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及形成问题意识的目的.

三、设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寓于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问题”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问题的设计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再逐步深入,引导他们探究未知的世界.如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第一个问题:“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与茎背地生长,说明根和茎局部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学生理解后,紧接着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实例等问题环环相扣,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引出下一个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使学生成为快乐的体验者.

四、调控:使课堂教学在探究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在大班制授课的前提下,要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并使其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进行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想方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和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切实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差异互补的机会.只有在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自主探究”,但自主并非放任自流,教师还需及时进行调控,做到收放自如.课堂进行调控的宗旨在于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开展生→生、生→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与创造、尊重与思考,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精神.

五、总结:归纳与思维发散

课堂总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辐射思维的作用.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总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由此学生得到“学习是快乐的”体验,才会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