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地理课堂设计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32 浏览:126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革.“合作探究,互助学习”的教学思路正是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教改思路之一.构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既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三维课标的最佳途径.新课程基本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实施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为例,对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探索.

【课堂学案】

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分析


【考向预测】

水循环和海水运动对地表形态、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分布影响巨大,因而成为高考的常考内容.考查的形式一般以图像资料为载体,考查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影响因素、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湖泊(含人工湖泊)的水面变化及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洋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课堂探究】

探究一: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是发生在河流中的水文特性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汛期、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流速等方面.

知能联动:河流水系特征:水系是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表述角度一般可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探究二: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在世界洋流中,北印度洋海区因受季风环流的控制,洋流流向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海水向东流动,冬季海水向西流动.而其它洋流在一年中的流向基本保持不变.正因这一特殊性,往往成为考试中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1.观察上图,分析探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特征,并完成下表

2.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使得马六甲海峡海水流向在一年中会发生何种变化?原因?

探究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背景:几位秘鲁青年人决定一起参加“从秘鲁经太平洋去冰岛,体验异域风情”的环球之旅活动,他们从秘鲁出发,乘船经太平洋至冰岛环球旅行,途径以下地区:

情景一:停靠的第一站――赤道横穿的科隆群岛.船员们到岛上休息,增补生活必需品,发现岛上有的踪迹.为什么生存在南极的会出现在赤道横穿的岛上?(从生存环境角度考虑)并总结洋流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情景二:船只继续前进,12月份到达北印度洋,细心的船员发现船速快了,并得到船长的确认.船长在餐桌上给大家讲了航海中利用洋流流向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为什么12月份船速会加快?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情景三:船只经过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来到大西洋东岸,途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停靠在英国伦敦港.船员们发现这里鱼船如梭,思考:这里靠近什么渔场?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分别是什么?(秘鲁、纽芬兰、北海道、北海)并总结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情景四:船长上岸写了最新报纸,看到头版“破船泄漏,生灵涂炭”的新闻,得知有关“威望”号油轮泄漏燃油事件.报上刊登的图片触目惊心.这次原油污染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从西班牙扩散到了法国?总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总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既可以充分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地理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达成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