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感性与理性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7 浏览:19053

摘 要: 在各类辅导书都在尽心竭力总结学习方法的大环境下,教师理性地剖析了语文的阅读写作方法,甚至用高考的名义框住了学生的答题方法.这无可厚非,但在语文课堂上仍充斥枯燥的条理分析和技巧训练,语文的人文性得不到体现.本文在批判这一现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感性地阅读,理性地思考.

关 键 词 : 语文课堂教学 感性 理性 人文性

教师认真备课、精美的板书素来会打动听众,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老师大多会要求学生进行段落划分并提炼文章梗概,课堂的问题设计多来自课标要求,老师会对自认为的难点进行剖析解释,热衷于总结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很容易看出,老师把有血有肉的文章剥离到只剩下骨架,但这种文章结构是多处适用的千篇一律,以致一堂课到结束,学生仍没有深入品味文章的精髓,这样的课堂设计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一位老师教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近半节课的时间都安排给了学生阅读,独立的朗读、全班的朗诵、一人朗诵、全班默读,这样,在学生诵读了文章数遍之后,老师请学生就一段、一部分或整篇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带领全班进行品读,可从字词欣赏、感情表达或诗意写作等不同角度谈谈自己欣赏所选片段的原因.全班学生在这种没有约束的语言环境中全都参与到了课堂中,他们对同一段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阐述方式进行了颇为丰富的赏析,学生讲出了太多我们没有顾及的层面.这样的参与度和对课本的多维度分析让在座的听课教师惊讶动容.我们意识到,老师对学生的表述并不作对错的评价或者进行修改或扩充,学生表述得更自由大胆,也激起了其他学生补充的热情.一堂课就在热烈的氛围中到了尾声,学生似乎把这篇文章研究透彻了,挖掘的深度超出了老师的预期、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学生阅读是自己的事情,老师不可替代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思想解码文字和作者思想,他们会得出属于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将其中的感悟保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老师孜孜研究教材和辅导书后强力灌输给学生相关概念所无法企及的.

老师在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时,会挑出老师认为的或教材要求的重点甚至由课本引申出的考试要点进行详细讲解,但这往往忽略了学习语文的最初目的:品析美文、触及灵魂.

在课堂伊始,教师喜欢分析文章结构以此指导写作,然后围绕文本中心要求学生挑出段落佐证作者思想,最后由学生总结文章中心,一堂课就这么以死板的节奏结束了,但往往忽略了文章有血有肉的最精华所在.至此,论文的写作似乎陷入了死循环——在逻辑上又会引出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这里我想说的不仅是学生阅读,还有老师教学过于注重骨架的弊病.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或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我并不是反对语文课堂的理性,在为了高考备战的时候,整堂课都在讲授和练习答题技巧.但是语文卷子不是有了技巧就能答好的,很多的阅读和赏析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修养的养成在于平时,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我呼吁回归人文性课堂、回归辩证性阅读与思考.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老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检测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再创作;发现空白时,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将语言文字训练与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

我们呼唤语文课堂中理性上的感性.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纪,语文也应该是一个欣赏美、感悟世界的渠道.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让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走远时会有独到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以温情回眸历史,感悟现在.我们希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可以自由地阅读、发问,走进作者,走进文章,品味一种超现实的精神.这便是我们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并投诸教学的极大成功.将课堂还给学生不难,但在这种新形态的教学中做好引导却不容易,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所以希望老师充实自己,先把自己打造成有人文性感悟、有诗人气质的文学欣赏者.高层次的领悟需要先放下身段阅读品味,我们号召广大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广纳前辈思想精髓,积极阅读学习,那么我们所期望的人文语文课堂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