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语文课堂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69 浏览:57422

摘 要 :教学模式从"教"到"学",让学生主宰课堂,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兴趣;能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49-02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我价值.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在寻找,在琢磨,在研究.我大胆摈弃教师权威角色,以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角色出现在课堂上,逐渐摸索出语文课堂改革模式.如课例《春夜喜雨》:

1.定目标分任务

我们班58人,我把学生分为6大组,每组都安排有组长.我先给每组定目标: 第一组完成文学常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第二组完成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第三组完成这首诗的主题思想;④第四组完成体会这首诗的妙处--布局谋篇方面、写景到想象、写实到写虚、炼字方面、修辞和表现手法,名句积累升华等.学生们都愉快的接受任务,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自学中.

(注: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标,任务明确又具体,有利于学生把握,各个大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有利于大组之间的竞争.)

2.自学合作互助

在自学过程中,每组成员都你追我赶不甘落后,通过课释,或者手中资料,认认真真准备自己组的任务.当同学遇到困难时候,先是组内同学主动的帮忙,组长更是积极负责任,最先完成自学任务,然后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第五组很快完成了"炼字"和"修辞"任务.他们认为,"喜"、"潜"、"重"用得好."喜",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和"好"相照应;"潜",表现了春雨悄无声息轻轻飘下的情景,"重",与第二联中的"细"相呼应,写出了细雨滋润所致,花朵沉甸甸的样子.修辞上以拟人为主要手法,"知时节"和"潜入夜"都是把春雨拟人化了,把它看成主观上做好事的人.我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注:《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要想学会生存,就得先从自学开始.自学,可以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互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

3.展示分享整合

我把教室前后的黑板都划块分组.每组完成任务后,学生就到自己的地盘展示成果.第五组把"喜"、"潜"、"重"板书出来,并写出好在什么地方,把"知时节"和"潜入夜"板书出来,并写出拟人化手法.展示完毕,我及时把握全局,帮助学生修正.然后,全班同学就有顺序地到别人的版面前认真的读啊,抄啊,整个教室里像个大超市,又像在吃自助餐.

(注:展示,具有激励作用,激励被展示者本人上进,激励被展示者再接再厉;具有培养自信作用,能增强被展示者自信心;还具有启发作用,为其他学生提供创新思路.)

4.质疑释惑拓展

当大家都展示完毕并互学满意后,我就带领学生进入了质疑环节.有学生提出"杜甫为何'喜'春雨?"我先引导学生帮忙解答,有学生说:"正需要雨的时候,雨就下来了,就是叫人喜欢." 有学生说:"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所以诗人'喜'雨."还有学生说:"下了春雨之后,老百姓喜欢,因为今年可以丰收了."我及时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特别是说到老百姓喜欢,说到丰收在望,真是联想合理.是啊,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呀,所以诗人杜甫'喜'雨."还有学生提出"'重'为什么不能改为'垂'"等


(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5.检测挑战巩固

大家都觉得对课文的理解满意时,我就安排学生进入检测挑战环节巩固知识.我先让各个组长代表各组通过"黑黑白白手"的游戏确定挑战双方,再通过猜"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决定第一挑战者.学生们都是非常用心,为本组争光是他们的动力.那挑战的场面何等的激烈!例如第一组和第五组对阵,第一组给第五组提:"杜甫被称为什么?"第五组回答:"诗圣."第五组给第一组提:"全诗有几处拟人手法?"第一组回答:"两处.'知时节'、'潜入夜'."第一组又挑战第五组:"杜甫的代表作是什么?"第五组就挑战第一组:"'重'换成'沉'好不好?"等

(注: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竞赛、评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动力,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动起来了,使整个课堂成了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收获的课堂.)

6.感悟总结

每堂课我都安排一个人作总结发言,这次是王铭乾同学,他说:"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有着忧国忧民的热忱,他的诗不仅反映战乱中人民的深重灾难,还表现对祖国的热爱.本堂课学习的《春夜喜雨》就是例子.由景入情,由景联想.我最欣赏'潜'字,就像老师对我们的爱,也是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潜入我们的心田,也是'润物细无声'.还有,诗中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把春雨写得如在眼前.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诗人杜甫的情感,这也应该是我们中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

(注: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人文学科,更要注重"情"与"理"的融合,学生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自我认识等情感因素都应该融入进教学中,也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赏析完本首诗,我让有朗诵天赋的学生诵读一遍,再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由于对本首诗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读起来感情充沛,气势宏大,作为老师,我真的感受到教语文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