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学案的认识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21 浏览:6029

摘 要 :历史学案是指历史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实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关 键 词 :新课改;学案;主体性

历史学科应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模式成为新课标要求下提高课堂效率的不错选择.

我校较早地采用了学案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历史教师,我对于历史学案的设计编写和教学使用方面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共同交流如下.

一、“学案”的编制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以生为本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应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应该在对学生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做出基本估计的前提下设计学案.学生是怎样认识要学习的内容的,难点是什么,哪些是需要教师做出说明的.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后再去思考怎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思考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

(二)指导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因此,在学案编写中疑难问题提示、思路解析、方法指导等是必要的构成内容和要素.随着知识脉络的清晰,学生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高考性原则

学生在高中阶段,高考取得好成绩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现在的高考非常灵活,会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具有很大的延伸性,同一个历史事件,用不同的历史观去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这为高考历史试题的灵活多变提供了条件.所以,教师也要紧跟高考方向,在设计学案时把一些新观点、新题型、新知识补充进去而不是固守课本上的死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优化、充实、提高以期使其更加符合高考要求,为将来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高考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案”的内容设计

“学案”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不同档次的学生,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我们的历史学案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

(一)课程标准解读,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新授课的学习目标是学案的基本职能.这个目标也包括识记、掌握、理解、运用各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温故而知新

在新授课知识之前一般还要复习一部分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旧知识,或填空、或选择、亦或是问答,形式不一而足,只要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即可,这样也可为本节授课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

1.知识梳理.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以填空为主要形式设计本节的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并要求在“学案”中做相关的学习记录.

2.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是围绕本节的重难点来进行,通过相关文字及图片材料的应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更好地挖掘、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而去解决本节的重难点问题.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知识升华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一些跨度大,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学法指导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归纳总结,再由教师做出适当点评.通过这种集体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既能巩固知识又可使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五)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关键是练习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要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有对能力较高学生的训练.对于有些题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总结.

(六)学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学案最后要留一点空间以备学生课后反思之用.学生可以利用这块“自留地”把自己对这一节课的心得、体会或疑问、反思写下来,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将学案收起,给学生进行解答和批阅.

三、学案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学案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罗列

基础知识是学案的基本内容,但学案的知识不能理解为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或挖空式呈现.设计学案时,教师有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合理取舍,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样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案的利用率.

(二)学案不应成为历史问题的堆垒

为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是学案的重要职能之一.但问题的设立绝不是多多益善,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引导性.历史学案要以设问为抓手,构建出层层递进性的问题链,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握历史知识的精髓.

(三)对于课本教材要懂得“舍得”

在编写学案时,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固有结构,以一种学生更能接受的或是更能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方式来编写学案.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知识点可以做出适当的取舍,而增加一些课本没有涉及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内容,这样学案就与课本形成了有益的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案设计、应用的一点心得,还很不成熟,总结出来以抛砖引玉.我相信,“学案”教学今后一定会发挥更大的功效,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高效、更加完美!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