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生活材料加工成好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58 浏览:18396

生活材料是作文的源泉,但拥有了生活材料未必就能写出好作文,因为把生活材料变成作文,有一个加工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把生活材料加工成好作文呢?

一、作文中的生活材料不能只有生动没有意义


[例文]

牙膏管像是一个体形不匀称的胖子,戴着一顶毡帽,慵懒地斜依在漱口杯的边缘.牙刷则像一个体形稍畸的瘦子,留着怪异的发型,同样慵懒地斜依在漱口杯边缘的另一侧.

我慵懒地揉揉眼睛,左手拎出牙刷,右手拿起牙膏管,揭开牙膏管的毡帽,把牙膏挤到牙刷怪异的发型上

然后,开始刷牙.

牙膏的泡沫从我的嘴角里流出,似乎是断掉了的一段.

拧开水龙头,接一杯水,含在口里,收缩腮帮,嘴里便“波涛汹涌”起来,张开嘴唇,飞流直下,牙膏泡沫像飞泻的银河落下来,流走了.

[评析]这段作文内容的确是来源于生活,起床洗漱是司空见惯的生活情景嘛.作者把生活中的情景如实地写进作文,并且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生动.但是这段描写生动的作文并不能算是一篇好作文,因为作者仅仅是把生活情景翻版写进了作文,并没有对生活材料进行有情感、有态度、有价值地判断.也就是说这段作文只有材料外在的生动,却没有材料内在的意义.

这是一段没有中心思想的作文,读起来“美丽动人”,品起来却“空洞无物”,就像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一样,无论硬件再怎么先进,终归是一件无用之物.

我们将生活材料写进作文,不是对生活材料简单地生吞活剥,而是要对生活材料细嚼慢咽地品味,需要把生活材料中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嚼出来,品出来,让生活材料“有思想”“有意义”,这样才能写成一篇生动且有价值的作文.

只加工生活材料的外形,不加工生活材料的思想,是对生活材料的浮浅运用,是写不成佳作的.

二、不可把生活材料当成可以吹嘘的肥皂泡

[例文]

“滴答,滴答”等

不知是谁没有拧紧自来水阀门,自来水不断地滴出来.我走过去,稍稍用力,关紧了自来水阀门,然后陷入了沉思――

如果,每个自来水管每天都这样“滴答滴答”地漏水,集合起来,那将是一笔让人无比痛惜的浪费.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虽然无处不在,但它事实上比黄金还要珍贵.没有黄金的日子,我们照样可以生活;没有水的日子,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

珍爱每一滴水,不只是一个口号,还是一个行动.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拧紧自来水阀门做起,让每一滴水都可以利用,而不是任意流失.

节约一滴水是一种光荣,浪费一滴水是一种耻辱.当光荣和耻辱成为一道人生选择题的时候,请选择光荣,远离耻辱吧.

光彩的人生,是所有光荣的集合.人生的暗淡.是因为掺杂了许多耻辱的选择.

[评析]这段作文的材料同样源于生活,随手拧紧漏水的自来水阀门,相信许多人都在生活中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作者把“节约用水”这样的生活材料写进作文,按说能写成非常有“思想价值”的作文.但这篇作文同样不能算是一篇好作文.什么原因?因为作者把生活材料的价值进行了“夸大化”处理.不就是“拧紧自来水管”嘛,生活中的小事一桩,把小事当成小事写进作文就好了,何必拿着“腔调”把小事硬向“荣辱”“人生”上引呢?

通过小事件发掘大道理,并非不可以,但发掘要有度,要合理,要贴切自然,不能“死挖”“生硬地挖”.上面这段作文将生活小事,硬挖出太多的“道理”和“口号”,实在是“胡吹海夸”的做派.

这种运用生活材料写作文的做法,完全是把材料当成了“肥皂泡”,看起来越吹越光彩,实际上越吹越危险,“肥皂泡”肯定会被吹爆的.

过度加工生活材料,会让作文大有“吹嘘失真”的后果,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是妙文.

三、作文要对生活材料恰如其分地加工和判断

[例文]

我刚刚把自行车停放好,转身要离开车棚

“啪”的一声,旁边一辆自行车倒在了地上.我弯身要扶起倒地的自行车,可是又停住了等

以前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有一辆自行车被风吹倒在地上,我没有犹豫,弯身扶起了自行车,刚要离开,自行车的主人就来了,喊:“别走,别走,碰倒了我的自行车就想走呀!”我告诉他:“我没有碰倒你的自行车,而是帮你扶起了自行车、”他反倒说:“不是你碰倒的你干吗去扶?既然是你扶起的,一定是你碰倒的!”这人满嘴的“歪理”,还说自行车的铃铛摔坏了,硬是让我赔等

以前,扶起自行车却惹了一身麻烦,生了一肚子气的事立即浮现在我眼前,现在,叉有一辆自行车倒在我的旁边,还扶吗?

扶.

我把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扶起来了.

“谢谢你呵!”身后传来致谢的声音.噢,是他的自行车,他在感谢我的善意

“不用谢,不就是扶下自行车嘛.”忽然有一种小小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坦然地去做应该做的事,也许会遇到误解,但也会遇到善意,不能因为一次的误解而丢弃那么多坦然的善意.

[评析]这段作文应该算是用生活材料写成的一篇佳作妙文.生活的材料是:遇到一辆倒地的自行车扶起来还是不扶起来.这个材料是真实的,许多人都有可能在生活中经历或遇到过类似的情景,甚至因为扶自行车被人误解的事或许也在你的身上发生过.

作者把具有普遍性的生活材料写进作文,体现了作者具有较高的材料“筛选”能力,只有筛选出这种具有“共性”的材料,写出的作文才能引起更加广泛的共鸣.

作者在使用这个材料写作文时,进行了“情节”和“思想”两个方面的恰当加工,于是情节便曲折起来,思想便升华起来.特别是作文结尾写道“不能因为一次的误解而丢弃那么多坦然的善意”更是有画龙点睛、贴心合意的主题升华效果.这样一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文,当然是佳作妙文喽.

对生活材料进行恰如其分地情感叙述,进行恰如其分地道德判断,是将生活材料加工成好作文的“终极大法”.

(编辑 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