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特征背景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63 浏览:17175

摘 要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像当代人这样热切关注自然生态环保问题.有人预测,环境问题能使地球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以致崩溃,最后导致人类的毁灭.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对人性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奠定在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严重关切和致力于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一现实背景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关 键 词 生态学 特征 背景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环境学及其特征

1.1生态学的科学定位

对于生态学的科学定位,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环境学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学交叉的学科,或是介于生态学与学之间的独立学科;也有人认为环境学把道德关怀对象从人际领域扩展到自然的领域,是人际的应用和拓展.”

环境学需要把生态学和环境学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它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但它实际上是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的学科.可是,传统的学认为关系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并不适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从表面上看,它绝不可能将道德对象扩展到人际关系之外,更不可能让人对自然讲道德.环境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它是在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层反思.当环境保护要求人们以新的观念和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那么环境学就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美国环境学家汤姆·雷根(TomRegan)在《环境学的性质及其可能性》中指出,只有满足了两个基本条件才能算得上是一门真正的环境学:第一,必须承认某些非人类存在物拥有到的地位;第二,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仅局限于拥有意识的存在物.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再好的理论也不是环境学,甚至连虚检测的环境学也算不上.如果一种学声称,只有人的利益才与道德有关,保护环境仅仅是为了使人(包括后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那么,这种学只能算得上是一种“利用环境的学”;真正的环境学“要求我们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按照这种说法,环境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传统的学只关注人与人的关怀问题;而环境学则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存在物的行为.

环境学不仅把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义务纳入了学研究的范畴,而且把传统学关注的人际关怀扩展到人对自然的关怀,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方式,环境学不是对现有的原则的简单沿袭,而是对传统学的批判和创新.

1.2生态学的特征

(1)扩展性.“古典主义学探讨的主要是人际义务,而且主要是存在于同一个时代中的人之间的义务.环境学从两个方面拓展了学的视野,一是使学的关注领域从共时性的人及义务扩展到了历时性的代与代的人际义务,一是把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义务即种际义务纳入了学的关注视野.”


(2)交叉性.不光是生态学,许多学科都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像环境科学、环境美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浪漫主义文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这些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对环境学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同时,这些学科也从环境学中吸取了许多合理性因素,他们之间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3)整体性.环境学的全人类性与其文化表现形态的多元性是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地球村正在实现.因此,全人类要想维持我们美好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彼此之间就要相(下转第71页)(上接第51页)互合作,达成共识,并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学的全人类性的另一个意思是,环境学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公共.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源泉.

2生态学的发展背景

2.1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1980年3月5日,一份重要的文件——《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同时在中国、法国、前苏联、联邦德国等国家的主要报纸发表.该文件是由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组织定的.为了宣传这一文件,它的主编罗伯特·艾伦等人写了一本名为《如何拯救世界》的小册子,用通俗、生动的文笔阐述了文件的基本思想.翻开这本小册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段文字: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能够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的活动却逐渐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有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1)人口膨胀.全球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造成了人口膨胀的局面.由于人口数量太多,世界已经显得十分拥挤,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许多国家与地区更是人满为患.像中国和印度,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这就使得人口赖以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及支撑国民经济体系的生态体系不堪重负.

(2)资源枯竭.首先看耕地.我们这个地球的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其中海洋占了大部分,而陆地只占一小部分,而陆地适于耕种的土地所占比就更小了.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就很少了.其次看森林,森林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它能够调节地球的空气,保护其中的动物,调节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是大地的保护者,总之,森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森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寸步难行.

(3)环境恶化.环境的恶化是指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像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地球,它已不如以往了,环境遭到了大量的污染和破坏,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当然,最严重还是大气污染,特别是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对人类威胁最大.随着工业的发展,排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会导致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至吸收太阳光中的长波,使大气升温.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速率得不到控制,使气温升温速度加快,将导致两极冰层的滑动,是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其后果可想而知.

2.2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精神危机

现代文明条件下的人类不仅面临着生态危机,而且还面临着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暴露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协调,暴露出人的物质需求对精神需求的舍弃.现在消费文化非常盛行,而它的盛行却推动和助长人类的物欲横流和享乐主义,使人类把满足物欲和享乐当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其消极后果可想而知:为了推行消费文化,一方面必然强化对大自然的开发和掠夺,引起人与大自然的矛盾,另一方面必然加重各民族与国家之间对资源的争抢,引起人类社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可见,我们人类面临两个威胁:一个生态危机,一个精神危机,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的,精神危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克服生态危机必须加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也只有人类关爱这唯一的地球,尊重自然界的完整与稳定,才有可能克制人类对自然界的滥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未绑定和平衡.大自然关爱着生命,也关爱着人类,但她自身也需要人类的关爱,需要人类用心去扶持她那脆弱的本性.”可以这么说,目前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前途和命运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人类能否用人对人的关爱态度去对待自然,突破以人类为中心的错误观念.